阳西中炬水务有限公司
Yang Xi Jonjee Water Company Limited
咨询电话
0662-6138917
新闻详情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54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建设单位: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广州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1年05月



目  录

TOC \o "1-3" \h \z \u  I

第一章 总则1

1.1前言1

1.2编制依据2

1.2.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2

1.2.2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3

1.2.3产业政策、规划4

1.2.4评价技术文件4

1.2.5批复文件及其它4

1.3评价目的5

1.4评价原则5

1.5环境功能区划5

1.5.1水环境功能区划5

1.5.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6

1.5.3噪声环境功能区划6

1.5.4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6

1.6污染控制目标6

1.7环境保护目标7

1.8评价标准和规范8

1.8.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8

1.8.2排放标准9

1.9评价工作等级11

1.10评价范围12

1.11评价因子12

1.11.1施工期评价因子12

1.11.2运行期评价因子12

1.12评价重点13

1.13评价工作程序13

第二章 项目概况和工程分析15

2.1项目基本概况15

2.2工程分析16

2.2.1处理规模16

2.2.2尾水排放去向和设计进出水水质16

2.2.3服务范围18

2.2.4服务范围管网规划18

2.2.5推选工艺19

2.2.6项目厂区总体设计20

2.2.7工程构筑物及设备21

2.2.7建筑绿化设计25

2.2.8电气设计27

2.2.9自动化系统设计27

2.2.10通风设计28

2.2.11项目管理和人员安排28

2.2.17项目投资估算29

2.3工程污染源分析29

2.3.1工程污染因素分析29

2.3.2施工期污染源源强分析30

2.3.3运营期污染源源强分析31

2.3.4拟建项目污染源汇总36

第三章 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37

3.1自然环境概括37

3.2社会经济概况40

3.2.1行政区划及人口40

3.2.2社会经济状况40

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2

4.1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重点42

4.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2

4.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42

4.2.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6

4.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8

4.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48

3.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53

4.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4

4.4.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54

4.4.2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5

4. 5 生态现状调查56

4.5.1调查与评价范围56

4.5.2调查方法56

4.5.3植物种类56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9

5.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9

5.1.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9

5.1.2运营期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9

5.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2

5.2.1厂址地区污染气象特征分析63

5.2.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69

5.2.3运营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2

5.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4

5.3.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4

5.3.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6

5.4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88

5.4.1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88

5.4.2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88

5.5社会影响分析89

5.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89

5.6.1 土地类型的变化及其影响分析89

5.6.2下垫面变化对生态的影响分析89

5.6.3 植物群落的影响91

5.6.4生态修复措施91

第六章 环境风险评价93

6.1风险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93

6.1.1风险评价等级的确定93

6.1.2风险评价范围93

6.2风险识别93

6.3源项识别94

6.3.1非正常污水排放的环境风险94

6.4环境风险影响预测分析94

6.4.1污水事故排放的环境影响预测94

6.4.2事故排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94

6.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95

6.5.1事故污水排放的防范对策与应急措施95

第七章 项目工艺方案的选择96

7.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96

7.2 污水处理工艺96

7.2.1常规二级处理工艺96

7.2.2 生物脱氮除磷98

7.2.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比较100

7.3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104

7.3.1 工艺方案的选择104

7.3.2 预选方案的比较104

7.3.3工艺方案的确定105

7.4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105

7.4.1 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105

7.4.2 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106

7.4.3 污泥处置方式的选择108

7.5除恶臭方案110

7.5.1 污水处理设施中臭气的来源与成份110

7.5.2 除臭方案110

5.6.3 除臭方案的选择112

7.6 出水消毒工艺比较及选择113

第八章 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清洁生产分析116

8.1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116

8.1.1污染物总量控制基本原则116

8.1.2拟建工程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116

8.1.3污染物总量控制保证措施分析117

8.2清洁生产分析118

8.2.1项目生产工艺和装备分析118

8.2.2能耗水平分析119

8.2.3污染物治理水平分析119

8.2.4清洁生产水平的确定119

第九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120

9.1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及评价120

9.1.1工程环境保护措施120

9.1.2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评价122

9.2环境保护措施建议123

9.2.1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123

9.2.2运营期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126

9.3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127

9.3.1施工期环境保护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128

9.3.2运营期环境保护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128

第十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30

10.1项目投资估算130

10.2分析方法130

10.3项目损益分析131

10.3.1 基础数据131

10.3.2费用分析131

10.3.3收益分析132

10.3.4盈亏平衡分析132

10.3.5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33

10.3.5结论133

第十一章 公众参与135

11.1 公众参与的定义135

11.2 公众参与的法律基础135

11.3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135

11.4 公众参与的形式与内容135

11.4.1 项目信息公示136

11.4.2问卷调查144

11.5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149

11.5.1调查回收情况149

11.5.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149

11.5.3调查统计结果统计152

12.5.4调查结果分析154

12.6网上公示反馈意见155

12.7公众参与的主要结论155

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57

12.1环境管理计划实施组织机构157

12.1.1环境管理机构设置157

12.1.2环境管理职责和权限158

12.2环境监测计划160

12.2.1监测目的160

12.2.2监测实施计划160

12.2.3排污口规范化要求162

第十三章 项目选址合理及合法性分析164

13.1厂址的确定164

13.2选址合理性分析164

13.3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64

13.4与阳西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的相符性分析165

13.5阳西县人民政府对本项目的选址意见165

13.6与周边环境规划的相符性分析165

13.6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166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167

14.1项目工程概况167

14.2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67

14.2.1水环境影响分析167

14.2.2空气环境影响分析168

14.2.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169

14.2.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170

14.2.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70

14.2.6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评价170

14.3总结论171

14.3.1与阳西县县城的总体规划的相符性分析171

14.3.2区域环境质量171

14.3.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72

14.3.4污染物排放达标分析172

14.3.5环保投资估算及效益172

14.3.6公众参与172

14.3.7厂区平面布置方案分析173

14.4建设项目可行性结论173

附表:

附表: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敏感点分布图

附图3  项目四至及噪声监测点位图

附图4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5  项目大气监测布点示意图

附图6  项目尾水排放口位置示意图

附图7  项目水监测布点示意图

附图8  项目大气、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附图9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10 水系及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11 项目服务范围示意图

附件:

1 《关于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选址的批复》(西府复[2011]22号);

2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粤环函【2005】1485号);

3 公众参与调查表;

4 监测报告。


第一章 总则

1.1前言

近两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工业项目落户阳西县,使得人口急剧增长,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使河道内的水质恶化,对地面水系已造成较大污染,并导致全县生产和生活用水质量下降。若不尽快建设污水收集和处理工程,将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由于阳西县政府对截污治污工程的重视性,以及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在阳西县作为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投资兴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拟建在阳西县325国道旁,阳西二中西南侧,南至育才路(三十米街),西至教育北路(二十二米街),中心坐标为21°46′22″N,111°37′18″E,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生活污水和经预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的工业废水及除工业园区外,还包括其他未纳入阳西县东南部已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生活污水和经预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的工业废水,即服务范围为:东起牛头岭公园、西至广湛高速、北起北湖公园、南至明珠路。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结合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实际情况,采用CASS工艺方案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工程设计总规模3万m3/d,总占地约1.4325公顷,分两期建设,一期(2012年):1万m3/d,二期(2020年):2万m3/d。

本项目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设计规模1万m3/d,工程投资为2582.79万元,建设面积为1.15公顷,预计2011 年下半年动工兴建,2012 年上半年竣工投产。

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粤环函【2005】1485号)文要求,本项目污水处理厂尾水采用约25公里长的污水专用管管道由本项目厂区内污水排放口引至丰头岛东端经海底管道排入阳江港水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有关规定,该项目的建设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因此,建设单位委托广州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针对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单位在接受委托后对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勘察,了解项目情况,根据国家和地方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要求和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编制了《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阳江市环境技术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形成本报批稿。

1.2编制依据

1.2.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

(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0年第284号;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2008年10月1日;

(11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分级审批的通知》,环发[2004]164号;

(1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国家环保总局令字(2002)第15号;

(13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发[1996]31号文;

(14 《关于贯彻落实清洁促进法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60号,2003年4月7日;

(15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

(16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2004年10月18日;

(17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08) ,环境保护部第1号令, 2008年8月1日;

(18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第1号公告;

(19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

(20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10月;

(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22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年10月;

(23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年5月;

(24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

(25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2005年12月16日;

(26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

(27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建[2000]124号;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

1.2.2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

(1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粤环监[2000]8号,2000年9月;

(2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年7月修订;

(3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5月;

(4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1997年;

(5 《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3]74号;

(6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1999年;

(7 《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粤府办[2001]7号;

(8 《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粤府办[1997]29号文;

(9 《治污保洁实施方案》,2004年;

(10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6月;

(11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07年7月1日;

(12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粤府[2002]71号;

(13 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的通知,广东省环保局,2007年12月29日;

(14 《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2009年);

(15 《广东省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1999年;

(16 《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

1.2.3产业政策、规划

(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年6月1日;

(2 《工业行业近期发展导向》,国经贸行业〔2002〕716号,2002年9月28日;

(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4 《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粤府办〔2005〕15号,2005年2月18日;

(5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2008年1月;

(6 《关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粤府(2007)61号,2007年6月;

(7 《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2002年1月1日;

(8 《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报告》(2006-2020年)。

1.2.4评价技术文件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93);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5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年3月18日;

(7 《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的通知》,广东省环保局,2007年12月29日;

(8 《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 粤环〔2008〕42号,广东省环保局,2008年4月;

(9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T13201-91);

(10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1.2.5批复文件及其它

(1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4月),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

(2 《关于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选址的批复》(西府复[2011]22号);

(3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粤环函【2005】1485号);

(4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3评价目的

本次环评的目的是调查建设项目选址及周围地区环境质量现状,掌握评价区域的环境特征;通过工程和污染源分析,了解项目的工程特征和污染物排放特征;根据地区的建设规划,针对项目工程特点,预测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对当地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等以及敏感目标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根据拟建项目周围环境特点和污染物排放特征,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为项目的建设和设计提供依据,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1.4评价原则

为达到上述工作目的,在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工作过程中,把握以下原则。

(1)根据本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和特点,以工程分析为基础,通过计算确定项目实际的污染排放情况。

(2)以大气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为重点。结合建设规划以及污染源治理对策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要求建设项目外排的污染物在严格达标排放的原则下,应尽最大可能地得到削减;做好风险防范措施,确保项目不会对水体产生影响。

(3)通过实测以取得必要的水、大气、噪声环境背景资料,并尽可能利用已有资料,作为环境现状分析与影响预测的基础。

(4)全面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设完成后正式生产过程中的排污环节及污染排放的总量,论证其影响因素及影响途径,参照国内外成功的污染防治经验,提出减少和避免污染的合理化建议以及管理、监督措施。

1.5环境功能区划

1.5.1水环境功能区划

本项目污水处理厂尾水采用约25公里长的污水专用管管道由本项目厂区内污水排放口引至丰头岛东端经海底管道排入阳江港水域。根据《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从天园围至吉树长约6km,宽约1km的海域属于阳江港港口和海洋作业区,执行《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此功能区外的海域执行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1.5.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阳江市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分为两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需特殊保护的区域属于一类区,其他地区为二类区,一类区与二类区之间设500m缓冲带。其中江城区除罗琴山区划属环境空气一类区外,其余区域划属二类区。本项目位于罗琴山以外,因此该区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000年修改单)的二级标准。

1.5.3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所属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1.5.4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该建设项目所属的各类功能区如表1.5-1所列。

表 1.5‑1  项目选址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

序号

功能区区划名称

评价区域所属类别

1

水环境功能区

阳江港《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2

环境空气功能区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3

声环境功能区

项目所属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

4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不属于

5

风景保护区

不属于

6

水库库区

不属于

7

饮用水源保护区

不属于

8

自然保护区

不属于

9

风景名胜区

不属于

10

生态功能保护区

不属于

11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不属于

12

生态敏感和脆弱区

不属于

13

人口密集区

不属于

14

两控区

不属于

1.6污染控制目标

(1)研究项目拟采用的防治措施可行性,提出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使得本项目所有的污染源均得到有效和妥善的控制,将项目营运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2)通过采用先进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保证污水达标排放,避免纳污水体的水质恶化。

(3)通过有效的恶臭治理措施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使产生的恶臭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4)通过有效的噪声治理措施防止设备噪声影响。

(5)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要及时妥善的处理并清运,不能影响附近的环境。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必须合理收集存储并委托相关单位处置,确保处置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

(6)保护评价区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7)拟定合适的总量控制指标,为环保审批部门提供参考。

1.7环境保护目标

(1) 根据环境功能区划的分析,控制污水排放对纳污水域的污染,保护阳江港的水环境质量。

(2)保护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3)保护区域声环境质量,使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4)评价范围内以工业用地为主,主要敏感点为附近村庄等居民点,具体环境敏感点见表1.7-1和附图2。

表 1.7‑1 项目环境保护敏感点与控制目

序号

保护目标

规模

影响因素

方位、距离(m)

保护目标

1

阳西二中

师生4300人

项目边界

南面、北面紧挨

空气质量保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区标准限值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居住区)限值,保护居民不受项目废气的影响

油烟废气排放口

东面40

恶臭气体排放口

北面90

2

围岭村

30户

项目边界

南面30

油烟废气排放口

西南面70

恶臭气体排放口

南面45

3

赤岭村

100户

项目边界

西南面1015

油烟废气排放口

西南面1150

恶臭气体排放口

西南面1000

4

大氹村

300户

项目边界

西南面750

油烟废气排放口

850

恶臭气体排放口

西南面700

5

文徽学校

师生800人

项目边界

西面30

油烟废气排放口

西面260

恶臭气体排放口

西面150

6

阳西惠民医院

500人

项目边界

西面230

油烟废气排放口

西面470

恶臭气体排放口

西面350

7

石桥铺村

500户

项目边界

西面450

油烟废气排放口

西面690

恶臭气体排放口

西面570

1.8评价标准和规范

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环保政策,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及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确定本工程的评价标准如下。

1.8.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1)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纳污水域为阳江港港口,执行《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三类海水水质标准,见表1.8-1。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污水处理厂所在区域大气功能属于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000年修改单)的二级标准,主要指标标准值见表1.8-3。

表1.8-1   《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  单位:mg/L (pH值除外)

序号

项目

三类

1

pH

6.8~8.8

2

DO

>  4

3

CODMn

≤  4

4

BOD5

≤  4

5

SS

人为增加量 ≤ 100

6

无机氮

≤  0.40

7

非离子氨(以N计)

≤  0.02

8

活性磷酸盐(以P计)

≤  0.03

9

石油类

≤  0.30

10

≤  0.0002

11

≤  0.050

12

≤  0.010

13

≤  0.010

14

≤  0.10

1.8-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览表  单位:mg/Nm3

污染物

取样时间

PM10

SO2

NO2

NH3

H2S

日均值

0.15

0.15

0.12

小时均值

0.50

0.24

一次值

0.20

0.01

备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居住区)

(3)声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拟建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2类标准。具体采用的声标准值见表1.8-3。

表1.8-3  拟建项目采用的环境噪声标准值(GB3096-2008)

噪声标准  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2

60

50

1.8.2排放标准

(1)水环境排放标准

本污水处理厂尾水按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放限值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较严者执行,具体见表1.8-4。

表1.8-4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L(pH除外)

项目

GB18918-2002

一级B标准

DB44/26-2001

一级标准(城镇)

项目最终执行值

pH

6~9

6~9

6~9

CODcr

≤60

≤40

≤40

BOD5

≤20

≤20

≤20

SS

≤20

≤20

≤20

NH3-N

≤8

≤10

≤8

TP(以P计)

≤1.0

——

≤1.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0

≤5.0

≤1.0

石油类

≤3.0

≤5.0

≤3.0

(2)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恶臭类物质,厂界臭气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之严者,见表1.8-5。

表 1.8-5  厂界臭气排放标准一览表  单位:mg/m3,臭气为无量纲

污染物

硫化氢

臭气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1.5

0.06

2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1.5

0.06

20

项目执行标准

1.5

0.06

20

臭气有组织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8-6。

表1.8-6 臭气有组织排放标准

序号

控制项目

排气筒高度m

排放量kg/h

1

15

4.9

2

硫化氢

15

0.33

3

臭气

15

2000

(3)工程施工期噪声应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如表1.8-7所示。项目所在区域为声2类功能区,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如表1.8-8所示。

表1.8-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一览表  单位:dB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表1.8-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一览表  单位:dB

类别

昼间

夜间

2类标准

60

50

(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9评价工作等级

遵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的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1)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项目主要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和经预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的工业废水,日处理量1万m3,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NH3-N、SS、TP等,复杂程度属于简单。本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放限值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较严者后排入阳江港,执行《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因此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2)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据评价项目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确定。

经过对该项目废气污染情况初步分析,施工期的扬尘和施工机械排放的SO2、NO2、CO等污染物均属无组织间歇性排放源,且数量有限。运营期本项目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恶臭污染物,如H2S等,本工程将对各构筑物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再通过除臭系统进行处理后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估算模式,选取硫化氢和氨气为估算因子,计算出下风向H2S最大落地浓度为5.00E-06mg/m3,占评价标准(0.01mg/m3)的0.05%;下风向氨气最大落地浓度为6.74E-05mg/m3占评价标准(0.2mg/m3)的0.0337%。(计算过程见5.2.3章节),小于10%,因此,本项目的环境空气影响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3)噪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有关声环境评价等级划分基本原则,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2类区,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的规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有为GB3096规定的2类地区,按二级评价划分。因此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二级。

(4) 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据初步调查,评价区内没有珍稀濒危物种,本工程扰动范围小于20km2。因此,拟评价的对象为“敏感程度一般,破坏面积不大”的类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的规定,本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等级拟定为三级。

1.10评价范围

(1)水环境评价范围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的要求,本项目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为以排污口为中心,半径3km的水域范围。

(2)环境空气

本项目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为恶臭污染物,如H2S等,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以D10%来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评价报告选取以本建设项目为中心、四周边长为5000米的范围(约25平方公里)作为评价范围。

(3)声环境

项目边界外延200m区域为声环境评价范围。

(4)生态环境

陆生生态评价范围为以项目为中心,边长为2km,面积为4km2的方形区域。

1.11评价因子

1.11.1施工期评价因子

施工期主要进行地面平整,厂房建设和装饰,设备安装等,施工过程对环境会带来短暂的影响,本评价选取施工扬尘、废水、汽车尾气、施工噪声、施工垃圾作为评价因子。

1.11.2运行期评价因子

根据项目工程性质和生产特点,确定如下主要评价因子:

(1)大气环境评价因子

①现状评价因子为SO2、NO2、PM10及恶臭污染物H2S、NH3等的评价。

②影响预测评价因子主要为H2S及NH3

(2)水环境评价因子

①现状评价因子为:pH、水温、DO、SS、CODMn、BOD5、有机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等。

②影响预测评价因子为:COD、有机氮。

(3)声环境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Leq。

(4)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分析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固体废物的影响,包括初级隔栅处的废渣及各级沉淀池产生污泥。

1.12评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的环境评价重点应是水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1.13评价工作程序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 2.1-93)的要求,本项目环评的工作程序见图1.13-1。


图1.13-1  环评工作程序流程图


第二章 项目概况和工程分析

2.1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6、工业废水集中处理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污水处理第一期规模1.0万t/d

总 投 资:2582.79万元人民币

项目位置:拟建项目位于阳西县325国道旁,阳西二中西南侧,南至育才路(三十米街),西至教育北路(二十二米街),工程占地面积1.15hm2,中心坐标为21°46′22″N,111°37′18″E,详见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用地现为山地及空杂地。

拟建项目北面及东面为阳西二中,南面隔30米的规划路(育才路)为围岭村,西面隔宽22米的教育北路为文徽学校(租用慧康莹厂用地)。

用地现状1

用地现状2

项目东面 阳西二中

项目南面 围岭村

项目西面 文徽学校

项目北面 阳西二中

图 2.1-1  项目四至现状相片

2.2工程分析

2.2.1处理规模

根据《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4月),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首期规模为 1.0万m3/d(2012年),远期规模为3.0万m3/d(2020年)。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具体为:预处理部分及污泥处理部分按3.0×104m3/d、生化主体部分及配套按1.0×104m3/d设计,预留二期扩建规模用地。将来二期工程投入使用时,在处理水量及水质上不会对一期产生影响。

2.2.2尾水排放去向和设计进出水水质

(1)尾水排放去向

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首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粤环函【2005】1485号)文要求,本项目污水处理厂尾水采用约25公里长的污水专用管管道由本项目厂区内污水排放口引至丰头岛东端经海底管道排入阳江港水域

(2)进水水质

① 工业废水预处理程度要求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根据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园区拟建成五大中心:劳动力培训中心、物流中心、科技研发信息中心、生产服务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工业园初期主要发展轻纺、五金、电子、医药、食品加工、建材等产业,重点发展无污染或轻污染的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严格执行监视项目入园的准入制度,严禁皮革、漂染、电镀、化工、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入园。按照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为了确保污水厂的稳定运行,要求各工业废水排放单位所排的原废水水质,必须严格符合我国现行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否则应在厂内进行预处理。当地环保部门应严格审批及监测手段,确保工业企业排放废水水质符合以上标准。

②设计进水水质

本项目纳污废水包括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阳西县县城部分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水质通常根据污水水质实测资料、《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工业废水并网处理程度、国内同类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及城市未来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而确定。根据《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4月),3月份对项目西侧的排洪渠排水水质进行实测,实测数据如表表2.2-2所示。

表2.2-2  排洪渠排水水质现状

项目

指标

水质预测指标(mg/L)

CODcr

143~165

TP

4.05~5.2

SS

44~63

NH3-N

22.98~23.93

工业污水水质,由于工业园区是新建,没有现成的水质进行分析依据,污水水质只能根据园区产业定位,参考邻近地区的同类型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质或设计水质。 广东省部分工业园区或工业水量比重较大的污水处理厂水质见表2.2-2 和表2.2-3。

表2.2-2  广东省同类型污水处理厂水质(设计值)   单位:mg/L

名称

CODcr

BOD5

SS

TN

TP

东莞黄江

250

130

150

25

3

深圳宝安

260

130

180

35

4

深圳上洋

220

120

150

20

4

东莞塘厦

240

105

80

25

4

东莞麻涌工业园

250

120

150

25

3.5

表2.2-3  广东省同类型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质(mg/L)

名称

CODcr

BOD5

SS

TN

TP

凤岗雁田

148

56.5

92

8.84

3.5

深圳罗芳

250

150

150

30

4

广州开发区

232

113

126

21.7

天津开发区

250

150

180

40

4.5

广州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

280

150

200

30

3

③《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纳污范围内各用水单位自行处理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接纳的污水水质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三级标准,即接管的废水水质为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的规定

综上所述,参照本地区生活污水排放的水质情况,以及周边地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厂水质,结合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准入行业,综合分析,推荐污水进水水质见表2.2-4。

表2.2-4  原污水设计进水水质

项目

CODcr

BOD5

SS

NH3-N

TP

设计水质

245

150

160

25

4.5

(2)出水水质

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考虑到最终受纳水体的情况和环境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控制指标既要保证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使环境容量有足够的富余,又要保证污水处理厂工艺及经济的可行性。污水经污水厂处理后排入阳江港,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级标准。根据国家环保规范及地方排放标准,从严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B类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污水处理厂设计排放水质见表2.2-5。

表2.2-5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一览表  单位:mg/L

进水项目

CODcr

BOD5

SS

NH3-N

TP

进水指标

245

150

160

25

4.5

出水指标

40

20

20

8

1

2.2.3服务范围

本项目的服务范围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生活污水和经预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的工业废水及除工业园区外,还包括其他未纳入阳西县东南部已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即服务范围为:东起牛头岭公园、西至广湛高速、北起北湖公园、南至明珠路。

2.2.4服务范围管网规划

(1) 服务范围内排水管网现状和分析

①排水现状

目前园区尚未建成污水处理厂,所有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均未经处理,主要经项目西侧已建好的市政排污渠,直接排入阳江港,对阳江港产生较大的影响。

②现状问题分析

目前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一定污染,随着园区招商引资的进行,工业企业进入园区,过多的工业废水的排放会加剧污染,制约经济发展。

(2) 服务范围排水管网规划

规划区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采用“自排为主、泵排为辅”相结合的方法,分区疏导,排除滞水。

规划区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水体。

污水管渠沿现有或规划道路敷设与道路中心线平行,污水干管管径为 DN400~DN1200。

(3) 厂区管网规划

厂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厂区雨水由道路雨水口收集后汇入厂区雨水管道,并自流排入厂外市政雨水管道。厂区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由厂区内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到进水泵房前的格栅、再由泵抽升进行处理。

2.2.5推选工艺

根据拟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新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1.0万t/d,采用的工艺为CASS工艺,水从厂外引入厂内,经粗格栅井至污水提升泵房,由泵提升后依次进入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CASS生化池,最终出水消毒后,进入出水井,经排水管道排入阳江港。其工艺流程见图2.2-1。

图2.2-1  CASS流程简图

2.2.6项目厂区总体设计

厂区平面布置主要根据进水方向、排放口位置、工艺流程特点及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除了考虑流程合理、管理方便、经济实用外,还需考虑建筑造型、厂区绿化及周围环境相协调等因素。

1、厂区平面设计

污水处理厂平面按功能分为厂前区、生产区(包括预处理区、主反应区、污泥处理区)和预留发展区,预留发展区主要为今后扩建的生产区,各区之间有道路和绿化带相隔

(1)厂前区布置

厂前区位于厂区东南角,主要布置有门卫室、大门、综合楼、停车场、园林小品、水景等。厂前区入口设于南面,与育才路连通,便于运输联络,厂前区四周均布置了绿化带,相对独立成区,使之形成一个幽静娴雅、赏心悦目的工作环境。

(2)污水处理生产区布置

厂外污水进水管道沿着城市排污渠从污水厂西方向进厂,处理后的出水排入排污渠。把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及全厂生物除臭装置布置在污水厂南角;CASS 池布置在厂区中部(首期1组(2座),远期预留1组),使得工艺流程顺畅,并尽量减小将来施工时对已建成的厂前区、生产区的干扰影响;鼓风机房布置于中部,靠近生化池,供气均匀、方便;设一座3.0万m3/d紫外线消毒渠(分三格),紫外线消毒渠布置于厂区西北面,靠近排洪渠,以避免管线的迂回,并减少水头损失。

(3)污泥处理处置区布置

污泥处理处置区布置在厂区南部,设有贮泥池、污泥浓缩脱水间及污泥料仓。

(4)厂区道路

为便于交通运输、消防、设备的安装维护,道路布置成环状,每个建(构)筑物间均有道路相通,厂内主干道宽6m,次干道宽4m,道路转弯半径大于6m,混凝土路面。

(5)厂区给排水

a、厂区给水

厂区给水来自外围道路供水干管,压力 0.4MPa。厂区给水主要用于生活生产及消防等。厂区内呈环网状,利于消防和安全供水。

b、厂区排水

厂区排水为雨污分流制,厂区雨水由道路雨水口收集后汇入厂区雨水管道,并自流排入排洪渠;厂内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清洗水池污水、构筑物放空水、上清液等经厂内污水管道收集后汇入污水提升泵房,与进厂污水一并处理。

2、厂区竖向设计

在厂区地面竖向设计时,一方面考虑到紫外线消毒渠设计水位与周边地面高程不宜相差太大;另一方面,厂区竖向设计时考虑到周边规划道路标高。在土方平衡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构建筑物的基础处理、挖填方量。主要构(建)物基础尽量放在原状土上,避免回填土层,减少人工基础,保证安全,节约投资。

2.2.7工程构筑物及设备

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建项目需安装的设备和需新建的构筑物如表2.2-6、2.2-7所示。

表2.2-6  拟建项目一期工程工艺设备一览表

序号

构(建)  筑物名称

设备名称

技术参数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粗格栅井

钢丝绳牵引格栅除污机

b=20mm,α=75o,v=0.60m/s,N=1.5kW

2

1用1备,考虑检修,远期不增加

无轴螺旋输渣机

B=360mm,L=8.5m,N=2.2kW

2

1用1备,考虑检修,远期不增加

电动方形闸门

B×H=1.0×1.0m,

H =7.85m,N=1.1kW

4

配轴导架4套

栅渣装运斗

2

垃圾装运车配备

2

污水提升泵房

潜污泵

Q=0.35m3/s,H=13.4m,

N=75kW

2

1用1备,包括仪表,导杆及支承

潜污泵

Q=0.18m3/s,H=13.4m,

N=45kW

1

包括仪表,导杆及支承

电动葫芦

W=3t,N=3+0.4KW

1

潜水泵

Q=15m3/h,H=26m,N=2.2kW

1

格栅井、泵房排空时用

电动方形闸门

B×H=1.0×1.0m,H =8.20m,N=1.1kW

1

配轴导架1套,双向受压

3

细格栅渠

楔形转鼓细格栅

b=6mm,α=35o,v=0.60m/s,N=2.2kW

1

无轴螺旋运输机

B=360mm,L=7.8m,N=2.2 kW

1

矩形闸门

B×H=2000×1750,N=1.5 kW

2

配手电两用启闭机

冲洗水增压泵

Q=16m3/h,H=48m,N=4.0kW

1

栅渣装运斗

1~2m3

1

垃圾装运车配备

4

曝气沉砂池

链板式刮砂机

H=1.0m,N=1.5kW

1

曝气池排砂泵

Q=10L/s,N=4.7kW

2

螺旋砂水分离器

Q=20L/s,N=0.37kW

1

管式撇渣器

DN250,Q=15~20L/s,

N=0.37kW

1

罗茨鼓风机

Q=2.0m3/min,P=30Kpa, N=2.2w

2

1用1备

螺旋砂水分离器

Q=20L/s,N=0.37kW

1

矩形闸门

B×H=1500×1400,N=1.5 kW

2

配手电两用启闭机

电动调节堰门

2000×500,启闭力2t,

N=1.1kW

2

5

CASS池

滗水器

Q=655m3/h,N=1.5 kW

4

回流污泥泵(潜污泵)

Q=32L/s,H=6.5m,N=5.5 kW

2

1用1备,备用至于库房

剩余污泥泵(潜污泵)

Q=22L/S,H=9.0m,N=4.7 kW

2

1用1备,备用至于库房

搅拌器

N=10kW

9

其中1台库房备用,引进

撇渣器

DN300,L=12.5m,N=0.37kW

4

带电动启闭机

球形盘式微孔曝气器

气量:3m3/h.个,氧转移效率≥25%,曝气盘压力损失<0.5mH2O

2850

DO仪

测量范围0~4ppm

2

MLSS仪

测量范围0~15 g/L

2

手摇钢丝绳式葫芦

W=200kg

4

6

紫外线消毒渠

紫外线消毒设备

UV3000plus紫外模块

9个模块/模块组,N=18kW

1

气压给水设备

Q=50m3/h,H=32m,N=4.5kW

1

中水回用

电磁流量计

Q=0.01~2.0m3/s

1

过滤器

DN150

1

7

鼓风机房

空浮鼓风机

Q=70m3/min,H=70KPa

2

引进,1用1备

高速电机

带变频器

2

与鼓风机配套

无油磁性轴承

2

与鼓风机配套

放空阀

2

与鼓风机配套

本地控制

2

与鼓风机配套

监控功能

2

与鼓风机配套

隔音罩

2

与鼓风机配套

一体化底座

2

与鼓风机配套

空气过滤器

2

与鼓风机配套

轴流风机

Q=3074m3/hr,N=0.25 kW

9

4台进风,5台出风

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

W=2T,Lk=4.5m,H=9m,N=4.2kW

1

配CD 2-9D电动葫芦1套

8

污泥浓缩脱水及加药间

贮泥池搅拌器

N=0.75 kW

1

带式脱水机

Q=20~40m3/h,N=3.75 kW

2

1用1备

污泥投配泵

Q=12~48m3/h,压力0.3Mpa,N=0.37

2

1用1备

静态混合器

DN125×50

2

1用1备

自动絮凝剂制备装备

溶剂罐容积0.1L,溶药罐容积3M3,最大溶解能力3kg/hr,电机总功率2.5KW

1

静态混合稀释装置

DN32,输出药剂浓度0.1%,最大输出药剂流量3M3/hr

1

输药泵

0.15~1.2m3/h,N=1.1kw

2

1用1备

滤带清洗泵

Q=11~28M3/hr,

H=71.4~68M,N=11KW

2

1用1备

水平无轴螺旋输送机

U320,L=12M,N=2.2KW

1

倾斜无轴螺旋输送机

U320,L=12M,N=2.2KW

1

轴流风机

Q=2830M3/h,N=0.66KW

4

电动葫芦

W=3.0T,H=6m,N=4.5kw

1

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

W=3.0t,H=6.5 m,

N1=2×0.8kW

1

计量投加泵

Q=0~70L/hr,H=30m,

N=0.22kW

2

1用1备

表2.2-7  拟建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主要尺寸(m)

结构

形式

单位

备  注

首 期

远期

1

粗格栅井

8.10×5.80×6.95

钢筋砼

1

土建一次建成

2

污水提升泵房

8.40×8.80×7.35

钢筋砼

1

土建一次建成

3

细格栅渠

7.25×6.50×1.80

钢筋砼

1

土建一次建成

4

曝气沉砂池

13.20×6.50×7.10

钢筋砼

1

土建一次建成

5

CASS生化池

40.00×42.00×7.50

钢筋砼

1

1

6

紫外线消毒渠

11.50×4.10×(1.57~4.57)

钢筋砼

1

土建一次建成

7

流量计井

2.90×3.00×4.49

钢筋砼

1

土建一次建成

8

出水井

3.60×4.60×4.29

钢筋砼

1

土建一次建成

9

贮泥池及冲洗水池

9.00×4.00×4.80

钢筋砼

1

土建一次建成

10

浓缩脱水及加药间

160m2

框架

1

土建一次建成(共两层、含泥斗)

11

鼓风机房

90m2,高度10.00m

框架

1

土建一次建成

12

变配电站

150m2,高度8.50m

框架

1

土建一次建成

13

在线监控间

38m2

框架

1

土建一次建成

14

生物除臭装置

10000m3/h

1

构筑物除臭

15

综合楼

450m2,高度13.00m

框架

1

16

仓库及维修间

60m2

框架

1

17

门卫室及大门

35m2

框架

1

18

围墙

H=2.5m

砖砌

600

2.2.7建筑绿化设计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系环保项目,建筑设计力求将该厂建成富有个性及特色的现代化园林景观式工厂,以符合阳江建设滨海新城的远景。

1、总体设计

根据工艺流程及场地功能,把全厂分为二大功能区:厂前区、生产处理区。厂前区包括一栋综合楼和一座机修仓库。生产处理区按建设时间又分为两期。每个分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由于受地形限制,在总平面布置上,只能将厂前区置于略偏下风向的东南面,并将此作为主厂区要出入口。将全厂人流、物流分开,互不干扰,功能明确,使用方便,联系便捷。

厂区主入口面向综合楼。综合楼主入口在厂区主要入口的主轴线北侧。用中轴线的自然转换解决了综合楼与大门之间形成的角度。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体现污水厂作为环保建筑的特色。由于用地较紧张,综合楼集办公、会议、自控、化验、食堂及单身宿舍等用房于一体。但是相互各有出入口,互不干扰,且联系也较方便。

全厂车行道分为两级,6 m宽的双车道及4 m宽的单车道,均为混凝土路面。能充分满足全厂的物资运输及消防安全要求。

2、景观绿化设计

a、厂前区绿化设计

厂前区是外来客人入厂获得最初印象的场所。厂前区的环境与面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工厂的环境与面貌,因此是绿化的重点。

厂前区并不大,且形状不大规整。但却是视线集中的地方,除设计了一圆形水池以作为综合楼入口与厂大门之间的轴线转换点外,利用综合楼东南侧一块较大地面集中布置绿化。以艳丽的色彩植物为主,辅以适当灌木或小乔木。花卉应选株型矮小、分枝密集、花色鲜艳、花期较长的种类;外围以花代草环绕,使花坛花团锦簇,高矮有序,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花坛沿周设以花边、花栏杆,其高度、造型要美观大方,与花坛面积相协调,起到维护和装饰作用。

b、各类用房周围绿地的设计

由于不同的生产性质和卫生要求,环境绿化在设计上也要有所不同,因此,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

污水提升泵房、污泥浓缩脱水机房、鼓风机房、变配电站等附近,考虑到会产生噪声、热量,还应注意防火,设计上多选择枝叶茂密、分枝低矮、叶面积大的乔、灌木,并配以枝叶密集的绿篱墙。

在生化池等周围,为使效果更好,尽量使乔、灌、草组成立体结构,并离构(建)筑物有足够的距离。由于污泥处理区域有异味散发,绿化植配上考虑栽种生长快、花气芳香、抗污力强的树种。

c、道路绿化

在较宽阔的厂区主干道两侧人行道上种植高大等距的乔木,形成行列式的林荫道。4.0m 宽单车道外采取交错排列种植方式,多选窄树冠树种。根据道路走向,合理布置向阳、耐荫树种。在道路交叉、转弯处,绿化树种以灌木为主,高度不超过0.7m。

整个道路绿化树种选择,考虑形态美观,树冠高大,枝叶繁密,适应性强和抗污力强,病害少,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树种。

d、集中绿地

厂前区内的几块相对集中的绿地是职工就近休息、散步、观赏的小游园,以综合楼周边绿化带为主,作自由式布置。据地形变化布置园林小路,点缀山石、种植各色花木,铺设大面积草坪。

对远期用地,首期可作适当绿化,如种植草皮、花卉、灌木及地被植物等生长期较短的植物。

优美的绿地设计与建筑一起创造出一种朴素、洁净、美好自然、返朴归真的人为环境,让人们排除尘嚣拥挤和竞争负荷,在这里得到休闲和净化。

2.2.8电气设计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 3.0 万 m3/d,分三期建设,首期(2011 年)建设规模为 1.0 万 m3/d。电力负荷等级按二级负荷考虑,采用 10kV 双电源供电,两路电源一用一备,要求每路电源均能满足全厂负荷的用电要求。

污水处理厂变配电站土建部分一次建成,设备分期安装,生产管理方便且节省投资。变配电站位于鼓风机房侧,为全厂10kV电源配电中心,低压供电范围包括鼓风机房和 CASS 生化池等构筑物内的电气设备。

本工程采用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10kV配电系统实行保护和监控,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智能型低压开关并纳入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管理,原则上做到无人值守。

2.2.9自动化系统设计

全厂自动化系统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2)在线检测仪表

(3)生产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

(4)CCTV 电视监视系统

(5)综合布线系统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生产现场的无人值守和全厂微机化管理,为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污水处理企业提供一个生产控制的信息交换处理平台。

在线检测仪表,可以实现工艺参数的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到的工艺参数对控制方式进行调整。

生产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可实现生产、管理的高效、可靠运行并实现无纸化办公。

全厂CCTV电视监视系统可对生产现场、重要设备实现远程监视。

综合布线系统,为全厂生产、管理搭建一个信息交换和处理的物理平台。

2.2.10通风设计

全厂的通风设计主要用来保证高温、高湿作业工段的职工和仪表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适宜温度湿度条件,排除有害气体,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变配电站的元器件和设备散热多,除靠自然进风外要增加强制排风,换气频率按每小时10次考虑。综合楼的办公室、中控室、值班室等则考虑单独设置空调,调控温度,为工作人员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鼓风机房内,鼓风机本身的散热由鼓风机自带风冷却系统解决,换气频率按每小时10次考虑。

2.2.11项目管理和人员安排

(1)项目建设管理机构

为保证工程建成后正常运行,污水厂应有专门的运行管理机构,选择具有各种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

(2)劳动定员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定员,按照建设部、国家计委颁布并于2001年6月1日实施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确定污水处理厂定员,按照规模,本工程所属Ⅲ类二级污水厂定员为5.5~3.5人/万m3/d)。考虑到采用自动化控制后,阳西污水处理厂的操作过程、管理模式等均会发生变化,实际定员相对于国家标准有所减少。这也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中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即“劳动定员应根据项目的工艺特点、技术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并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合理确定”。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集约化程度高、管理点少,加之自动化程度高,在人员配置时应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增加设备或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的数量,同时增加高素质人员的比重。

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并参考同类规模其它污水厂建设规模进度及机构编制安排,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1.0万m3/d)定员总人数25人,当达到远期工程规模(3.0万m3/d)时,人员编制可根据当时情况适当增加。定员编制表见表2.2-8。

表2.2-8   污水处理厂人员编制表

分 类

岗    位

生产班次

(班/日)

每班人数

(人/班)

班组人数

(人)

生产管理人员

厂长、副厂长

2

办公室

1

技术室

2

财务室

2

档案资料室

1

小计

8

生产人员

水处理工段

3

1

3

配电室、鼓风机房

2

1

2

污泥处理车间

2

1

2

中央控制室

2

1

2

化验室

1

1

1

运泥司机

2

1

2

小计

12

辅助生产人员

维修

1

2

2

司机

1

1

1

食堂

1

1

1

门卫

1

1

1

小计

5

合计

25

2.2.17项目投资估算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万m3/d,工程总投资为2582.79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为2301.31万元,第二部分其他费用为90.60万元,第三部分基本预备费为71.76万元,第四部分建设期贷款利息109.82万元,第五部分铺底流动资金9.30万。

2.3工程污染源分析

2.3.1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拟建工程建设用地为未开发用地,施工期主要的影响包括:

①施工扬尘、噪声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②施工人员产生生活垃圾对城市环境卫生的影响。

③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

④对交通的影响:工程建设时,由于车辆运输等原因,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频繁,较易造成交通问题,这种影响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2)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位于325国道旁,阳西二中西南侧。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是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异常臭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

①尾水排放对阳江港水环境的影响;由于项目对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内的污水及阳西县域其他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进行了处理,使排入阳江港的污染物得到了消减,改善阳江港的水质。

②工艺运行过程中产生异常恶臭气体对周边大气空气环境产生的污染。

③项目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和厂区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城市环境卫生。

④设备的运营产生的噪声有可能对周边声环境造成影响,干扰居民休息、工作。

2.3.2施工期污染源源强分析

(1)施工期大气污染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扬尘影响。本项目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构筑物拆迁、场地开挖和土建施工阶段。扬尘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骤增,严重影响市容和景观。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使邻近住家普遍蒙上一层泥土,给居住区环境的整洁带来许多麻烦。下雨时由于雨水的冲刷以及车辆的辗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人步履艰难。

(2)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噪声包括管线施工噪声,主要来自管道及泵站建设时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特别是在夜间,施工噪声将严重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噪声源声级一般在70~95dB。

(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根据项目施工组织安排,全部工程历时约一年

预计在施工期施工人员数量达到100人左右。依据《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粤水规[2007]13号),城市居民用水定额按0.2m3/人·天计,预计施工营地在施工高峰期的用水量将达到20m3/d。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主要产生于宿舍水房、食堂和办公地点等,主要水污染物为COD、BOD5、SS等。以污水排放系数0.9计,则得到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水污染浓度预测情况,见表2.3-1。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和总磷、总氮含量较高,因此施工人员集中居住点的生活污水特别是粪便要集中处理,不许直接排入外界水环境,防止污染水体。

表2.3-1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一览表

用水量(m3/d)

废水排放量(m3/d)

污染物

CODCr

BOD5

SS

TN

NH3-N

TP

20

18

排放浓度(mg/L)

350

160

200

35

25

5.3

排放量(kg/d)

6.30

2.88

3.60

0.63

0.45

0.10

(4)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1kg/人·d计算,则100个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为100kg/d。根据项目施工组织安排,全部工程历时约一年,则将产生33t的垃圾量(按可作业天数330天计算)。这部分垃圾将由城市环卫部门统一收运。

(5)建筑土方平衡分析

根据拟建工程各构筑物的设计高程及平面面积,计算得到拟建工程的挖方情况,总计12068.6m3。项目中部地势较低,需回填的量较大,挖方及填方在厂区内部达到自身平衡,无弃方。

2.3.3运营期污染源源强分析

污水处理厂虽具有治理污水、减少污染物等保护环境的功能,但其在正常运转中会产生油烟废气(食堂)、恶臭气体、污泥、噪声及废(尾)水。

(1)水环境污染源强分析

①处理尾水

表2.3-2 新建项目污水处理前后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

CODCr

BOD5

SS

NH3-N

TP

水量

进水浓度(mg/L)

245

150

160

25

4.5

1万t/d

(365万t/a)

处理总量(t/d)

2.45

1.50

1.60

0.25

0.045

出水浓度(mg/L)

40

20

20

8

1

排放总量(t/d

0.4

0.2

0.2

0.08

0.01

根据上述的进水水质和出水标准,项目的处理量为1.0万t/d,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作时间按365天计,则项目年处理量为365万t。根据项目的设计进出水水质,可以算出新建项目处理污水前后的污染物的量,见表2.3-2。本项目化验室还将产生少量化验废水,由于化验室仅进行常规项目的化验,污水性质和厂区进水性质差别不甚明显,化验过程中需新鲜水量少(据建设单位提供,约0.3m3/d),引起的污水增量少,所以连同进水一起考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至阳江港。

②生活污水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新建项目拟安排职工数量为25人。年工作日约有365天。厂内职工均不在厂内住宿,只在厂内办公,厂区内有一个小食堂,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粤水规[2007]13号)的规定,本厂区职工用水按照80L/d·人计算,则生活用水量为2.0t/d,按照90%的排水系数计算,则项目每天产生生活污水1.8t/d(0.066万t/a)。该部分污水包括食堂产生的少量的含油废水及洗手间废水,其中食堂含油废水先经隔油隔渣池预处理后,洗手间产生的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达《广东省地方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再一起汇入厂区进水泵站的集水池,然后连同城市污水一并处理。其进出水水质与厂区进出水水质一致,生活污水水污染物排放见表2.3-4。

表2.3-4厂区内生活污水处理前后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

CODCr

BOD5

SS

NH3-N

TP

排水量

进水浓度(mg/L)

245

150

160

25

4.5

1.8t/d

处理总量(kg/d)

0.44

0.27

0.29

0.05

0.008

出水浓度(mg/L)

40

20

20

8

1

排放总量(kg/d)

0.072

0.036

0.036

0.014

0.002

该部分生活污水已包含在本项目处理量为1.0万t/d的水量内,下文不再单独列出分析。

③拟建工程水污染源强汇总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水污染源强统计情况见表2.3-5。

表2.3-5 拟建工程水污染源强汇总一览表

污染物

CODCr

BOD5

SS

NH3-N

TP

水量

进水浓度(mg/L)

245

150

160

25

4.5

365万t/a

(1万t/d)

处理总量(t/a)

894.25

547.50

584.00

91.25

16.43

出水浓度(mg/L)

40

20

20

8

1

排放总量(t/a)

146

73

73

29.2

3.65

削减量(t/a)

748.25

474.5

511

62.05

12.78

(2)大气污染源

①恶臭污染

该项目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染物。由于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区(粗格栅井、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主反应区(CASS 生化池)、污泥处理区(污泥浓缩脱水间、贮泥池及污泥料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会散发在大气环境中,对周围区域产生影响。污水处理厂散发的恶臭物质包括硫化氢、氨、甲硫醇、三甲胺等,属于无组织排放。

对于恶臭污染源的源强采用类比的方法确定,类比对象为阳江市第一净水厂。阳江市第一净水厂和本项目污水进水水质接近,污水处理工艺和本项目污水厂相似,均采用CASS工艺,其主要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为:集水(格栅)—曝气沉砂—生物池——消毒,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设计规模为2万t/d,类比时阳江市第一净水厂污水实际处理量为1.5-1.8万t/d。

根据阳江市第一净水厂厂区内H2S、NH3排放源强的实测结果,其恶臭污染物排放源强见表2.3-6。

2.3-6  阳江市第一净水厂恶臭源强监测结果

NH3(kg/h)

0.055

H2S(kg/h)

0.0038

类比阳江市第一净水厂恶臭源强,得到本项目臭气源强,见表2.3-7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对项目粗格栅井、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CASS 生化池、污泥浓缩脱水间、贮泥池等构筑物进行除臭处理。除臭风量根据换气次数而定,见表2.3-7。

表2.3-7 拟建工程除臭量计算一览表

构筑物

面积(m2

考虑高度

(m)

小时换气次数

叠加曝气量(m3/h)

拟建工程换气量(m3/h)

预处理区

254

3

3

——

2286

主反应区

1680

5

1

7200

15600

污泥处理区

196

4

3

——

2352

合计

20238

类比猎德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的臭气收集系统及生物滤池除臭设施,经生物滤池处理的猎德污水处理厂的H2S及氨气的处理效率达95%以上,本项目处理效率取95%计,项目硫化氢、氨气最终排放情况见表2.3-8。

表2.3-7 拟建工程恶臭源强计算一览表

项目

产生速率(kg/h)

产生量 (kg/d)

处理效率

排放量 (kg/d)

年排放量 (t/a)

排放速率(kg/h)

NH3

0.055

1.32

95%

0.066

0.024

0.0027

H2S

0.0038

0.091

0.0046

0.0017

0.0002

建设单位拟进行收集后用生物滤池法的工艺处理产生的臭气(具体工艺设计见方案比选章节),并且增加厂区的绿化,处理效率达95%以上。经除臭生物滤池处理后,由15高的排气筒有组织达标排放。

②食堂油烟污染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综合楼首层设置一食堂灶台。本污水处理厂的厨房油烟排放如下计算:

项目设置1个炒炉,每天使用4h,则该建设项目产生的油烟量为:1个炉头×2000m3/h 炉头×1炉头×4h=8000m3/d。按处理前的油烟浓度20mg/m3计,油烟的排放量为0.16kg/d,即0.058t/a,若不经治理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故项目油烟需经高效油烟处理器处理后,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规定的小于2mg/ m3后,于综合楼楼顶排放,排放高度为13米,则排放的油烟为0.006t/a。

拟建工程大气污染源强汇总

表2.3-8 拟建工程大气污染源强一览表

污染种类

污染物

产生量

排放量

削减量

废气

厨房油烟废气(×104NM3/a)

292

292

0.00

油烟(t/a)

0.058

0.006

0.052

恶臭气体排放量(×104NM3/a)

738.7

738.7

0.00

NH3(t/a)

0.48

0.024

0.456

H2S(t/a)

0.033

0.0017

0.0313

(3)噪声污染源

污水处理厂噪声源主要来自厂区泵房、污泥浓缩脱水设备及一些鼓风设备,类比其他同类型设备,其设备数量和运行噪声值见表2.3-9。

表2.3-9  项目主要设备噪声级一览表

序号

噪声源

噪声设备

源强范围(dB)

1

污水提升泵房

潜水排污泵4台

70~80

2

曝气沉砂池

鼓风机2台,1用1备

70~80

链板式刮砂机1台

70~75

曝气池排砂泵2台

70~75

螺旋砂水分离器1台

70~75

3

CASS 生化池

潜污泵(内回流污泥泵)4台,2用2备

70~75

4

鼓风机房

空浮鼓风机2台,1用1备

90~100

轴流风机9台

5

污泥脱水间

带式脱水机2台,1用1备

70~80

污泥投配泵2台,1用1备

70~75

输药泵2台,1用1备

70~75

滤带清洗泵2台,1用1备

70~75

6

计量投加泵2台,1用1备

70~75

项目最主要的噪声源之一是鼓风机房,建设单位对风机及风机房采取如下措施:对每台风机均采用防护罩,加罩后的风机噪音要低于75dB;在进出风管上设消音器和柔性接头;在风机房内部、天棚设多孔吸音材料。其他较大声源均用分离基座和橡胶垫层片进行减振降噪。

(4)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该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污水处理污泥和员工的生活垃圾。

①污水处理污泥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工艺过程固体废物源强为1.50tDS/d(即干污泥),年产生量为547.5tDS/a。本项目剩余污泥的处理方案是在厂内直接浓缩脱水后用车辆运送到阳东污泥处置厂处理。

②生活垃圾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拟聘25名职工,按照0.5kg/d·人计算,项目产生生活垃圾12.5kg/d,4.56t/a。该部分生活垃圾交给环卫部门清运,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③餐饮垃圾及废油脂

餐饮垃圾成分主要是废弃原材料、剩余饭菜渣。本项目工作人员25人,餐饮垃圾产生量系数取0.5kg/人·日计算,每年按365天,则餐饮业餐饮垃圾产生量为4.56t/a。

餐饮业的隔油隔渣池应定期清理油渣,则会产生废油脂。根据食堂规模,预计隔油隔渣池废油脂量约为1kg/d,即0.37t/a。

2.3.4拟建项目污染源汇总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运营期拟建项目污染源汇总如表2.3-11所示。

表2.3-11  拟建项目污染物汇总一览表  单位:t/a

类型

污染物

产生量

削减量/处置量

排放量

废气

进水区的格栅沉砂池和氧化沟,以及污泥脱水机房

NH3

0.42

0.378

0.042

H2S

0.105

0.094

0.011

厨房油烟

油烟

0.058

0.052

0.006

废水

集污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员工生活污水

废水量

365.00万

0

365.00万

CODCr

894.25

748.25

146

BOD5

547.5

474.5

73

SS

584

511

73

氨氮

91.25

62.05

29.2

TP

16.43

12.78

3.65

固废

废水处理

污泥

547.5

547.5

0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4.56

4.56

0

餐饮垃圾

严控废物

4.56

4.56

0

废油脂

0.37

0.37

0

噪声

厂区泵房、污泥浓缩脱水设备及一些鼓风设备dB(A)

70-100

10-50

昼间≤60,夜间≤50


第三章 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

3.1自然环境概括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阳西县325国道旁,阳西二中西南侧,南至育才路(三十米街),西至教育北路(二十二米街),工程占地面积1.15hm2,中心坐标为21°46′22″N,111°37′18″E。

阳西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沿海,位于东经 111°22ˊ28"—111°48ˊ43"、北纬 21°29ˊ21°55ˊ。东接阳江市江城区、阳东县,北邻阳春市,西与电白县交界,南临南海。325国道以东西走向贯穿县境,过境公路50.6公里。县城沿公路东至广州市300公里,西至湛江市171公里。县境属背山面海的丘陵地带,平原面积17%,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和东南高,中部低。全县最高点蛾凰嶂海拔1338米,位于县境西北部,与电白县、阳春市交界。

(2)气候概况

阳西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天冬季多吹东北风,阳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开。季节分配以夏季最多,七、八月外日照在7小时以上,冬未春初最小,年均每天不足3.5小时。

全县年均气温23°C,1月平均气温16°C,7月平均气温28.5米。每年从4月至10月,月平均气温都超过20°C,日平均气温气候都在10°C以上,从气候上说是没有冬季,温度分布规律是西南高(23°C以上),北部低(略低于22°C),等温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温度从西南沙扒、儒洞两镇逐渐向新圩、塘口、递减,南北差温1.7°C。

阳西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为2350毫米,降雨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由县境的北部向南部递减,变化范围在1600mm—2400mm,降雨量变差系数在0.3左右。降雨季节性差别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水的86%,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现。7~10月常受台风侵袭,并带来暴雨暴潮。

(3)水文状况

阳西县东南两面频临大海,海岸线长达 126.6km,西北部地区是华南暴雨中心,河流众多,河流交错,全县境内的的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627亿立方米,集雨面积 126.6km2以上的河流主要有丰头河,织河,上洋河和儒洞河,小河流有36条。

丰头河在阳西县东北部,源于塘口镇望夫山脉的鹅凰嶂南麓,流经塘口镇的桐油,塘口村,程村镇的黄什村及织镇的店泉,再与织河会合,经溪头镇的丰头港流入南海,流域面积 657 km2,河长 45 km,河流比降为 4.5‰,沿河有十八条支流,各支流建有七座中型水库,其控制积雨面积为68.8km2,集雨面积超过 1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织篢河。

织篢河,源于新圩镇望夫山脉的癞痢嶂,集雨面积266km2,河长31.7km,河流比降为2.33‰,流经蒲牌,织篢至店泉汇入丰头河,沿河有八条支流,各支流建有5座中小(一)型水库,其控制积雨面积为19.16km2

上洋河,源于阳西县龙高山第一尖,流经石桥,上洋至河北港出海,集雨面积 135km2,河长22km,河流比降为 2.67‰,沿河有5条支流。

儒洞河在阳西县西部,与电白县相邻,其中一部分在电白县境内,河流源于新圩镇望夫山脉的鹅凰嶂西,集雨面积697km2,在阳西县的集雨面积341km2,河长55km,河流比降为2.84‰,沿河有5条支流。

阳西县城位于织篢镇,处于本县中部,流经阳西县城的主要河流有织篢河和阳江港。织篢河由西北到东北环绕阳西县城而过,属于洋边河的一条一级支流,集雨面积 226km2,河长约31.7km。该河发源于阳西县城西部新圩镇望天山脉的癫痢嶂,向东流经蒲牌、织篢至青草渡汇入洋边河。织篢河较大的支流有蒲牌河、牛岭河(又名高垌河)、洋河等。两条支流均在阳西县城处汇入织篢河,造成县城段洪峰急剧加大,增大了县城防洪压力。流域四周为高山环绕,中部为丘陵,下游为小块平原,土地较肥沃。漂竹桥以下河床比较平缓,河道迂回弯曲,共有 8 处急弯,加之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且下游人为设障阻碍行洪,造成河道淤积,原来织篢河可通航 100t 船只,现在只有涨潮时才可通航50t以下船只。织篢河流域内建有旱塘、樟木坑两宗小(一)型水库及小(二)型水库、山塘十余宗,控制集雨面积 1916km2,占流域面积的 7.4%。

阳江港是流经阳西县县城的另外一条河流,位于县城北侧,横穿325国道及建设中的广湛高速公路,属于莲塘河的一条支流。莲塘河集雨面积44.32km2,河道平均比降3.75‰。莲塘河是丰头河的支流。

(4)地形地貌

阳西县的地貌及土质大体可分为沿海平原地带和山区地带两大部分。沿海地区程村镇的近河到溪头镇的散头咀这一岸段属洋边海沿岸,洋边海为一深入陆地的溺谷河口湾,沿海地段主要为冲积平原,沿岸高潮区局部有红树林及草。滩分布,滩涂辽阔、平坦,底质为泥沙质及泥质。散头咀至沙扒镇,主要由三个镰刀形沙湾连接而成,连接处呈半岛岬角状,是典型的山地溺谷岸段,滩涂类型有岩礁、砾石和沙滩。全县沙滩岸段占海岸线 40%,较长的沙滩岸段是上洋镇的河北沙滩、儒洞镇的月亮湾沙滩、沙扒镇的海滨浴场沙滩。沙扒镇到洞镇这一岸段的特征与洋边海岸段相似,属儒洞河口岸段,底质为泥沙及沙质。山区地带只要是新圩、塘口以及程村、织两镇的西北部。这些地方山地多,地势高,砾质土多。大体上讲,沿海地带土质粘性相对大,部分水田呈碱性,山区地带土质相对松散,部分水田呈酸性。

(5)自然资源

阳西县域面积 1451.7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33750 亩,其中水田面积 258023亩,旱地面积75727亩。全县有程村、织、溪头、上洋、沙扒、儒洞6个沿海镇。有溪头、沙扒两个省级一类渔港及河北一个省级二类渔港。海岸线126.6公里。海岛13个,其中一个陆连岛,岛岸线路24.3公里,海岛面积38平方公里。0—10m浅海滩涂面积420000 亩,可开发利用的达274800亩。

A) 水资源

阳西县地处河网地区,地面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也比较丰富,分布均匀,水质较好,是广大农村小规模分散取水的好水源。

但阳西县的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量集中在汛期的多且常以洪水的形式出现,大部分水量直泄入海,成为不可利用水资源;如遇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而在 10 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且中小河流的河川径流量少,往往与农业生产需水高峰发生供不应需的矛盾,致使春旱频繁发生。

但水资源利用矛盾却日益突出,尤其是饮用水资源的利用愈来愈紧张。究其原因:一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工业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污废水,使支流的水质变差;二是部分水库也受到了库区周边村的影响,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养殖业的发展造成水库水质变差。

B) 矿产

矿产有稀土、独居石、锆英石、花岗岩、石英硅砂、钛铁、金、锡等。其中稀土储量较大。钛铁矿、锆英石和独居石等矿只要分布在上洋、儒洞两镇,花岗岩和金主要分布在程村镇。

C) 森林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07万亩,有林面积95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7万亩,沙岸林带56公里,3.9万亩。森林覆盖率48%。县内种植有水稻、甘蔗、花生、番薯、大豆、蔬菜、茶叶、西瓜、荔枝、龙眼、香蕉、柑桔及各种中药材。

3.2社会经济概况

3.2.1行政区划及人口

阳西县属广东省阳江市管辖,面积1451.7平方公里,人口 46.89 万,辖织、程村、溪头、上洋、沙扒、儒洞、新圩、塘口8个镇,11个居民委员会,131个村委会,县政府驻地织

3.2.2社会经济状况

2010年,阳西县围绕把阳西建设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滨海工业强县的工作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运行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上半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49.86%,同比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16.9亿元、第二产业14.3亿元、第三产业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42.5%、8.9%。

(一)工业较快发展。

2010年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2.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47.04%,同比增长2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3.06%,同比增长33%。广东华厦阳西电厂1、2号机组1-6月份上网电量38亿度,工业产值16.6亿元。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有入园项目29个,其中15个竣工(8个已投产),6个在建。阳江建华管桩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已投产,第二条生产线正在建设中。五金刀剪、电梯配件、塑料色母等传统行业产销两旺。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申报国家科技部专项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个、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1项,阳西电梯配件有限公司、广东金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入园项目以及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御景湾、耀宝、福达名苑等房地产项目投资以及农村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有力支撑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2010年上半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全县房地产投资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455.4%;农村投资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117.3%。

(三)外贸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稳健发展。

积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力拓展产口出口市场,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外贸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稳健发展。2010年上半年,外贸出口总额4702.8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47.3%,同比增长19 %。实际利用外资1070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32.4%,同比增长36% 。

(四)财税收入较快增长。

积极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财税收入增收较快。2010年上半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02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55.14%,同比增长38.9%。其中国税部门收入1530万元,同比增长71.52%;地税部门收入5513万元,同比增长49.65%。

(五)第三产业保持畅旺。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和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大大激活了城乡消费市场。2010年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48.33%,同比增长21.4%。房地产业较快发展,全县房地产销售面积88426平方米,同比增长87%。旅游活力明显增强,全县旅游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36.2%。

(六)农业平稳发展。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业持续平稳发展。2010年上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3.02%,同比增长5.3%。西瓜、荔枝、北运椒等特色农作物产品销售价格较高,农民普遍增产增收。全县畜牧业肉类总产量15763吨,产值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和6.7%。全县海洋渔业总产量20.9万吨,渔业总产值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4.6%。


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1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重点

环境质量评价的重点是调查评价项目所在评价范围内的水、气、声等要素的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区域的环境容量。

4.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次水环境质量评价引用《广东阳江港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中对阳江港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

4.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1)水体监测断面布设

根据水环境评价范围及排污口设置情况,引用《广东阳江港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中的3#、4#及5#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具体断面位置见附图5和表4.2-2。

表4.2-2  水环境监测布点说明表

水环境

监测点

对应引用的监测点

具体位置

水质目标

阳江港

W1

3#

本项目排污口西北向3km

《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第三类

W2

4#

本项目排污口西北向1km

W3

5#

本项目排污口东南向3km

注:W5属感潮河段。

(2)监测项目

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无机氮(NO2-N、NO3-N、NH3-N)、非离子氨、活性磷酸盐(以P计)、石油类等共计11项为本次水质监测因子

(3)监测时间、频率和采样方法

于2008年9月1日(大潮期)和8日(小潮期)各监测1天,每天涨潮和退潮各采样一次。各监测站点若水深超过5米则采表层、底层两个水样进行混合,进行指标分析。

(4)监测方法、使用仪器及检出限

按GB17378.4-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四部分:海水分析》中的方法进行,具体见表4.2-3。

表4.2-3监测方法、使用仪器及检出限

项目

监测方法

使用仪器

检出限

盐度

盐度计法

EC200便携式电导率仪

pH值

PH计法

PHSJ-3F台式型pH计

溶解氧

碘量法

25ml滴定管

0.1 mg/L

化学需氧量

碱性高锰酸钾法

25ml滴定管

0.20 mg/L

生化需氧量

稀释与接种法

YSI-52溶解氧测定仪

2 mg/L

悬浮物

重量法

AA-160电子天平

2 mg/L

氨氮

次溴酸盐氧化法

723型可见光光度计

0.004 mg/L

硝酸盐

锌-镉还原法

723型可见光光度计

0.002 mg/L

亚硝酸盐

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723型可见光光度计

0.002 mg/L

活性磷酸盐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1 mg/L

石油类

紫外分光光度法

723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0.02mg/L

6)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见表4.2-4,统计结果见表4.2-5。


表4.2-4  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pH无量纲,水温:

监测时间

监测点

潮汐

水温(℃)

盐度

pH(无量纲)

DO

CODMn

BOD5

SS

NH3-N

NO2-N

NO3-N

非离子氨

活性磷酸盐(以P计)

石油类

2008年9月1日

W1

涨潮

31.5

18

7.7

6.2

2.7

2.0L

10

0.134

0.012

0.082

0.005

0.013

0.02L

退潮

31.5

17

7.62

6

2.9

2

11

0.135

0.012

0.079

0.004

0.012

0.02L

W2

涨潮

30.4

19

7.95

6.3

2.2

2.0L

13

0.116

0.013

0.086

0.007

0.014

0.02L

退潮

30.5

18

7.85

6.2

2.4

2.0L

14

0.114

0.014

0.09

0.005

0.012

0.02L

W3

涨潮

30.6

19

7.93

6.6

2.1

2.0L

12

0.096

0.006

0.102

0.007

0.012

0.02L

退潮

30.8

19

7.76

6.4

2

2.0L

11

0.098

0.007

0.094

0.005

0.011

0.02L

2008年9月8日

W1

涨潮

31.7

19

7.86

6.3

1.7

2.0L

9

0.128

0.01

0.089

0.008

0.014

0.02L

退潮

31.5

17

7.74

5.9

1.9

2.0L

12

0.132

0.012

0.092

0.006

0.013

0.02L

W2

涨潮

30.2

20

7.94

6.3

2.3

2.0L

14

0.108

0.013

0.086

0.007

0.013

0.02L

退潮

30.6

18

7.85

6.2

2

2.0L

12

0.115

0.011

0.082

0.007

0.014

0.02L

W3

涨潮

30.4

20

7.89

6.5

1.8

2.0L

10

0.104

0.005

0.092

0.006

0.012

0.02L

退潮

30.2

19

7.78

6.5

1.6

2.0L

14

0.106

0.004

0.088

0.005

0.012

0.02L


表4.2-5   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L,pH无量纲,水温:

潮汐

水温(℃)

盐度

pH(无量纲)

DO

CODMn

BOD5

SS

无机氮

非离子氨

活性磷酸盐(以P计)

石油类

Hg

Cu

Pb

Cd

Zn

W1

涨潮

31.6

18.5

7.8

6.3

2.2

2.0L

9.5

0.228

0.007

0.014

0.02L

0.00005L

0.0006L

0.0003L

0.00009L

0.019

退潮

31.5

17.0

7.7

6.0

2.4

2.0L

11.5

0.231

0.005

0.013

0.02L

0.00005L

0.0006L

0.0003L

0.00009L

0.021

W2

涨潮

30.3

19.5

7.9

6.3

2.3

2.0L

13.5

0.211

0.007

0.014

0.02L

0.00005L

0.0006L

0.0003L

0.00009L

0.015

退潮

30.6

18.0

7.9

6.2

2.2

2.0L

13.0

0.213

0.006

0.013

0.02L

0.00005L

0.0006L

0.0003L

0.00009L

0.017

W3

涨潮

30.5

19.5

7.9

6.6

2.0

2.0L

11.0

0.203

0.007

0.012

0.02L

0.00005L

0.0006L

0.0003L

0.00009L

0.010

退潮

30.5

19.0

7.8

6.5

1.8

2.0L

12.5

0.199

0.005

0.012

0.02L

0.00005L

0.0006L

0.0003L

0.00009L





















4.2.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阳江港执行《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2、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标准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①对污染危害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的项目:

式中:Ii为评价指数;Ci为实测浓度值;Cs为标准浓度值。

②DO标准指数为:

        DOj≥DOs

         DOj<DOs

式中:IDO为DO标准指数;DOf为饱和溶解氧;DOj为DO实测浓度值;DOs为标准浓度值;T为水温℃。

③pH的标准指数:

     pHj≤7.0   ;           pHj≥7.0

式中:IpH为pH标准指数;pHj为实测浓度值;pHd为标准下限;pHu标准上限。

④污染情况按以下原则判别:I≤1 达标,I>1 超标。标准指数越小,表示该污染物浓度水平越低,污染越小;标准指数越大,表示该污染物浓度水平越高,污染越严重。

3、标准指数计算结果

根据以上公式,对各断面的各监测指标进行标准指数值的计算,结果见表4.2-6。


表4.2-6   水质监测因子标准指数值计算结果  

监测点

潮汐

pH(无量纲)

DO

CODMn

无机氮

非离子氨

活性磷酸盐

(以P计)

W1

涨潮

0.43

0.32

0.55

0.57

0.35

0.47

退潮

0.38

0.41

0.60

0.58

0.25

0.43

W2

涨潮

0.53

0.35

0.58

0.53

0.35

0.47

退潮

0.47

0.38

0.55

0.53

0.30

0.43

W3

涨潮

0.51

0.26

0.50

0.51

0.35

0.40

退潮

0.43

0.29

0.45

0.50

0.25

0.40

注:“低于检出限的因子不做标准指数值计算。


4、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从监测结果表4.2-5及4.2-6可以看出,阳江港港口(W1~ W3)主要水污染物浓度范围分别为:

涨潮:DO 6.0~6.6mg/L、CODMn 2.0~2.3mg/L、、无机氮 0.203~0.228mg/L、非离子氨0.007mg/L、磷酸盐0.012~0.014mg/L均满足海水第三类水质标准的限值要求;BOD5、石油类等项目则均低于检出限。

退潮:DO 6.0~6.6mg/L、CODMn 1.8~2.4mg/L、无机氮 0.199~0.231mg/L、非离子氨0.005~0.006mg/L、磷酸盐0.012~0.013mg/L均满足海水第三类水质标准的限值要求;BOD5、石油类等项目则均低于检出限。

4.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次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采用阳江市监测站于2011年04月18~24日,连续7天对目附近大气环境调查的数据进行评价。

4.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项目

本次环评大气污染物监测因子包括常规的SO2、NO2、PM10外,还包括H2S、NH3及臭气恶臭污染物。

(2)监测点布设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93)的要求以及评价工作等级,并按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群分布及气象资料,在评价范围内共布设3个大气监测点进行常规大气污染因子及污水处理厂的特征污染物恶臭气体的监测。具体见附图5和4.3-1说明。

表4.3-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说明表

监测点位

相对项目位置

具体位置

1#

项目东北面120米处

阳西二中

2#

项目用地

阳西二中南侧

3#

项目西南面600米处

住宅

(3)监测时间、频率和方法

采样时间为2011年04月18~24日连续监测7天。SO2、NO2小时值为每天监测四次,时间:02:00、08:00、14:00、20:00,每次连续采样1h; PM10每天监测1次,每次18小时以上;H2S、NH3每天监测四次,时间:02:00、08:00、14:00、20:00采一次值;臭气每天采样1次。

监测分析方法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进行,详见表4.3-2。

表4.3-2  环监测方法、使用仪器及检出限

监测类别

项目

监测方法

使用仪器

检出限

大气

二氧化硫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

723型分光光度计

0.008mg/m3

二氧化氮

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GB/T15435-1995  

723型分光光度计

0.005 mg/m3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3-2009

723型分光光度计

0.03 mg/m3

硫化氢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723型分光光度计

0.001 mg/m3

恶臭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1993

聚酯无臭袋

10

PM10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法GB/T6921-1986

PM10大气采样器

AA-160电子天平

0.001 mg/m3

(5)监测结果

监测时的气象参数见表4.3-3,大气污染物的监测结果见表4.3-4,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统计见表4.3-5。

表4.3-3  气象参数

日期

起始监测时间

气象参数

气温(℃)

气压(hPa)

风速(m/s)

风向

湿度(%)

4.18

02:00

24.2

1001.7

2.3

NE

73

08:00

23.4

1003.8

2.5

NNE

62

14:00

28.1

1003.1

2.1

ENE

49

20:00

24.5

1004.1

1.5

S

65

4.19

02:00

23.2

1005.4

1.3

NNE

65

08:00

24.1

1008.2

1.6

ENE

59

14:00

29.0

1007.6

3.2

SSE

39

20:00

24.6

1007.6

1.1

ESE

51

4.20

02:00

22.0

1007.6

1.3

NE

67

08:00

23.4

1008.2

2.4

NE

60

14:00

27.5

1009.5

4.2

SE

54

20:00

23.7

1008.5

2.6

ENE

64

4.21

02:00

22.1

1007.9

1.7

NNE

70

08:00

24.3

1009.1

1.4

ENE

66

14:00

27.8

1006.8

4.3

SE

55

20:00

24.4

1006.1

2.6

SE

69

4.22

02:00

23.2

1005.3

1.4

E

70

08:00

25.5

1006.3

1.2

ESE

70

14:00

28.4

1004.1

3.3

SSE

62

20:00

24.6

1004.7

3.2

ENE

73

4.23

02:00

21.7

1005.7

2.4

NNE

68

08:00

23.8

1007.7

2.3

NNE

59

14:00

27.5

1006.8

3.1

ENE

48

20:00

23.3

1007.5

2.0

ENE

59

4.24

02:00

21.5

1007.1

1.0

NNE

72

08:00

23.4

1009.2

1.7

NNE

58

14:00

29.3

1007.2

3.2

SE

42

20:00

24.7

1007.6

2.5

SSE

62

注: 1、项目监测结果未检出表示为:检出限加“L”。

    2、气象参数未经认证。  


表4.3-4  大气污染物的监测结果(mg/m3

日期

时段

1#项目东北面120米处(阳西二中)

2#项目位置(阳西二中南侧)

3#项目西南面600米处(居住区)

S02

NO2

NH3

H2S

恶臭

PM10

S02

NO2

NH3

H2S

恶臭

PM10

S02

NO2

NH3

H2S

恶臭

PM10

4.18

02:00

0.008L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4

0.008L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7

0.008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2

08:00

0.008

0.006

0.03L

0.001L

0.008

0.005

0.03L

0.001L

0.008L

0.005

0.03L

0.001L

14:00

0.008L

0.005

0.03L

0.001L

0.009

0.006

0.03L

0.001L

0.008L

0.006

0.03L

0.001L

20:00

0.008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5L

0.03L

0.001L

0.008

0.005L

0.03L

0.001L

4.19

02:00

0.008L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5

0.008L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4

0.009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4

08:00

0.008

0.005

0.03L

0.001L

0.008

0.005L

0.03L

0.001L

0.008

0.007

0.03L

0.001L

14:00

0.008L

0.006

0.03L

0.001L

0.009

0.005

0.03L

0.001L

0.008L

0.006

0.03L

0.001L

20:00

0.008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5

0.03L

0.001L

0.008L

0.005L

0.03L

0.001L

4.20

02:00

0.008L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2

0.008L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6

0.008L

0.005

0.03L

0.001L

10L

0.023

08:00

0.009

0.005

0.03L

0.001L

0.009

0.005L

0.03L

0.001L

0.009

0.006

0.03L

0.001L

14:00

0.008L

0.006

0.03L

0.001L

0.008

0.006

0.03L

0.001L

0.008L

0.005L

0.03L

0.001L

20:00

0.008L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5L

0.03L

0.001L

0.008

0.005

0.03L

0.001L

4.21

02:00

0.008L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2

0.008L

0.005

0.03L

0.001L

10L

0.028

0.008L

0.005L

0.03L

0.001L

10L

0.018

08:00

0.008L

0.005

0.03L

0.001L

0.009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6

0.03L

0.001L

14:00

0.008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6

0.03L

0.001L

0.008

0.005L

0.03L

0.001L

20:00

0.008

0.005

0.03L

0.001L

0.008L

0.005L

0.03L

0.001L

0.008

0.005

0.03L

0.001L

4.22

02:00

0.008

0.006

0.03L

0.001L

10L

0.028

0.008

0.006

0.03L

0.001L

10L

0.035

0.008L

0.006

0.03L

0.001L

10L

0.023

08:00

0.009

0.006

0.03L

0.001L

0.009

0.007

0.03L

0.001L

0.009

0.005L

0.03L

0.001L

14:00

0.008L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5L

0.03L

0.001L

0.009

0.005

0.03L

0.001L

20:00

0.009

0.005

0.03L

0.001L

0.008L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5L

0.03L

0.001L

4.23

02:00

0.008L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6

0.009

0.005L

0.03L

0.001L

10L

0.032

0.008

0.005L

0.03L

0.001L

10L

0.031

08:00

0.008

0.006

0.03L

0.001L

0.008

0.005L

0.03L

0.001L

0.008

0.006

0.03L

0.001L

14:00

0.008L

0.006

0.03L

0.001L

0.008

0.006

0.03L

0.001L

0.008L

0.005

0.03L

0.001L

20:00

0.008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5L

0.03L

0.001L

4.24

02:00

0.008L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6

0.008L

0.005

0.03L

0.001L

10L

0.019

0.008L

0.005L

0.03L

0.001L

10L

0.022

08:00

0.009

0.006

0.03L

0.001L

0.008

0.006

0.03L

0.001L

0.008

0.005

0.03L

0.001L

14:00

0.008

0.005L

0.03L

0.001L

0.008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5

0.03L

0.001L

20:00

0.008L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5L

0.03L

0.001L

0.008L

0.006

0.03L

0.001L


表 4.3-5  SO2、NO2监测结果统计值(mg/m3

时间            监测点

阳西二中

项目内

居住区

SO2

NO2

SO2

NO2

SO2

NO2

4.18

平均值

0.0080

0.0053

0.0083

0.0053

0.0080

0.0053

污染指数

0.016

0.022

0.0165

0.022

0.016

0.022

4.19

平均值

0.0080

0.0053

0.0083

0.0050

0.0080

0.0053

污染指数

0.016

0.022

0.0165

0.021

0.016

0.022

4.20

平均值

0.0083

0.0053

0.0083

0.0053

0.0083

0.0053

污染指数

0.0165

0.022

0.0165

0.022

0.0165

0.022

4.21

平均值

0.0080

0.0050

0.0083

0.0053

0.0080

0.0050

污染指数

0.016

0.021

0.0165

0.022

0.016

0.021

4.22

平均值

0.0085

0.0055

0.0083

0.0058

0.0085

0.0055

污染指数

0.017

0.023

0.0165

0.024

0.017

0.023

4.23

平均值

0.0080

0.0055

0.0083

0.0053

0.0080

0.0055

污染指数

0.016

0.023

0.0165

0.022

0.016

0.023

4.24

平均值

0.0083

0.0053

0.0080

0.0053

0.0083

0.0053

污染指数

0.0165

0.022

0.016

0.022

0.0165

0.022

七日

平均值

0.0080

0.0053

0.0083

0.0053

0.0080

0.0053

污染指数

0.016

0.022

0.0165

0.022

0.016

0.022

表 4.3-6 PM10监测结果统计值(mg/m3

监测点

时间

阳西二中

项目内

居住区

4.18

日平均浓度

0.024

0.027

0.022

污染指数

0.053

0.060

0.049

4.19

日平均浓度

0.025

0.024

0.024

污染指数

0.056

0.053

0.053

4.20

日平均浓度

0.022

0.026

0.023

污染指数

0.049

0.058

0.051

4.21

日平均浓度

0.022

0.028

0.018

污染指数

0.049

0.062

0.040

4.22

日平均浓度

0.028

0.035

0.023

污染指数

0.062

0.078

0.051

4.23

日平均浓度

0.026

0.032

0.031

污染指数

0.058

0.071

0.069

4.24

日平均浓度

0.026

0.019

0.022

污染指数

0.058

0.042

0.049

七日

日平均浓度

0.025

0.027

0.023

污染指数

0.055

0.061

0.052

3.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项目所在地区的空气环境属于二类区,PM10、SO2和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GB3095-1996)二级标准;恶臭指标NH3和H2S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浓度)的规定;对于臭气,由于上述两个标准中都未做出规定,本评价拟采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

(2)评价方法

采用直接对照标准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标准指数值(占标率)和主要污染因子。

(3)现状评价

由上述表4.3-5及4.3-6的大气污染物监测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调查区域内SO2、NO2及PM10各监测因子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均未超标。其中:

1#监测点中:SO2小时浓度占标准值的1.6%;NO2小时浓度占标准值的2.2%;PM10日均浓度占标准值的5.5%。

2#监测点中:SO2小时浓度占标准值的1.6%;NO2小时浓度占标准值的2.2%;PM10日均浓度占标准值的6.1%。

3#监测点中:SO2小时浓度占标准值的1.6%;NO2小时浓度占标准值的2.2%;PM10日均浓度占标准值的5.2%。

而由表4.3-4的恶臭污染因子监测结果可知,H2S、NH3及臭气等恶臭污染物均未检出。

综上,评价区域内常规监测项目与恶臭污染物监测项目均满足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说明目前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4.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委托监测单位-阳江市环境监测站对项目附近声环境进行监测调查。

4.4.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93)的要求,并按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群分布、规划功能分区等因素,在评价范围内布设个7个噪声监测点,具体见附图3和表4.4-1说明。

本次评价在项目东、南、西、北边界外1m处及项目内分别设置了1个测点及项目东北面120米处(阳西二中)、项目南面60米处(围岭村)分别设置了1个监测点进行昼、夜环境噪声监测。

表4.4-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说明表

监测点

具体位置

N1

项目东边界

N2

项目南边界

N3

项目西边界

N4

项目北边界

N5

项目中心

N6

项目北面120米处(阳西二中)

N7

项目南面60米处(围岭村)

(2)监测时间、频率

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有关规定,选在无雨、风速小于5.5m/s的天气进行测量,传声器设置户外1m处,高度为1.2~1.5m。阳江市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04月18日分别对各测点进行连续1天的监测,分昼间(6:00~22:00)和夜间(22:00~6:00)进行,每个监测点每次采样时间15~20分钟。

(3)监测仪器

(4)监测结果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4.4-2。

表4.4-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

监测

日期

测点编号

监测点位置

主要噪源

Leq [dB(A)]

昼间

夜间

4.18

N1

项目边界东

其他

46.7

41.6

N2

项目边界南

其他

45.8

39.3

N3

项目边界西

其他

48.4

42.5

N4

项目边界北

其他

45.2

38.6

N5

项目中心

其他

45.4

39.2

N6

项目东北面120米处(阳西二中)

生活

54.6

43.8

N7

项目南面60米处(围岭村)

生活

53.8

43.2

4.4.2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标准

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执行2标准。

(2)评价方法

采用直接对照标准评价法进行评价。

(3)评价结果

根据监测统计结果及各监测点所执行的标准,可以统计出各噪声监测点的达标情况,见表4.4-3。

表4.4-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    (单位:dB(A))

监测点

监测值

执行标准

达标情况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N1

46.7

41.6

60

50

达标

达标

N2

45.8

39.3

60

50

达标

达标

N3

48.4

42.5

60

50

达标

达标

N4

45.2

38.6

60

50

达标

达标

N5

45.4

39.2

60

50

达标

达标

N6

54.6

43.8

60

50

达标

达标

N7

53.8

43.2

60

50

达标

达标

从表4.4-3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各测点噪声值昼夜间噪声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的限值要求。

这表明评价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能满足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4. 5 生态现状调查

4.5.1调查与评价范围

本项目生态调查范围为以项目为中心,边长为2km,面积为4km2的方形区域。

4.5.2调查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收集资料、查阅文献与访问相结合,路线调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调查评价范围内植物的种类和植被类型。

4.5.3植物种类

1、评价范围内植物

项目所在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潮湿,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地带性植被是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比较丰富,但人类长期的活动影响,原生植被早已消亡,替代的是半自然半人工植物、农作物和园林绿化植物。目前,区域的植物主要有三类:一是人工林,主要为分布在丘陵台地和山地上的马尾松林、桉林植物、灌木林以及分布在村边和部分低洼水塘边的竹林植物;二是分布在坡积、冲积平坦地上的农业植被,以蔬菜、苗木、花卉、荔枝、龙眼、柚、李树等果树为主;三是人工园林绿化植物和道路的行道绿化植物。

经实地调查,区域内常见的植物主要有:

① 乔木类植物:美叶桉、大叶桉 、细叶桉、柠檬桉 、湿地松、马尾松、台湾相思、大叶相思、马占相思、杉树、荔枝、龙眼、柚树、李树、芒果、橄榄、乌榄、潺槁树 、布渣叶等。

② 灌木类植物:粉单竹、青皮竹、桃金娘、野牡丹、马櫻丹、春花、两面针、油甘子、油茶、算盘子、鸭脚木、红背山麻杆、对叶榕、九节、岗松、山芝麻、黑面神、梅叶冬青、毛冬青、细齿叶怜、黄牛木等。

③ 藤本类植物:海金沙、鸡屎藤、菝葜、锡叶藤等。

④ 草本类植物:白菜、菜心、莲、芒萁、凤尾蕨、乌毛蕨、半边旗、扇叶铁线蔽、一点红、地胆头、三叶鬼针草、鬼灯笼、石昌蒲、嗅根子草、野香茅、白茅、纤毛鸭嘴草、铺地黍、鼠尾粟、雀稗、香蕉。

经过现场调查和勘测,在建设区内未发现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现有植物均为农作物、人工林木和常见的旷野植物。

(4)调查范围内优势植物

乔木类:荔枝、龙眼、柚、李、马尾松、美叶桉、细叶桉、马占相思;

灌木类:青皮竹、粉单竹、桃金娘;

草本类:芒萁、蔬菜类、稻、橡草。

(5)植物群落类型

依据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和生态等特征,区域分布的植物群落主要有以下类型:

① 桉树群落

桉树群落是区域内分布的主要乔木群落之一。桉树是华南地区绿化山地的重要人工林木,因其速生、少虫害,是近年丘陵山地绿化的主力树种。评价区域内桉树群落的优势种主要有美叶桉、柠檬桉、细叶桉等桉树植物,群落优势种主要桉类植物包括美叶桉、细叶桉、大叶桉、柠檬桉、隆缘桉等,该群落共分乔木、灌木和草本共四层。

② 粉单竹群落

主要分布在低洼水塘边及山边或村边,基本上为零散分布,一般呈小块分布,粉单竹丛生,间有青皮竹混于其中,林内通透,林中灌木和草本稀少。

③荒草群落

荒草群落主要分布于未被农业化的一些平坦开阔地带。组成群落的种类主要为草本植物,常见的有白花草、白背黄花稔、显脉山绿豆、异果山绿豆、猪仔笠、狐狸尾、猪屎豆、赛葵、肖梵天花、叶下珠以及芒草、鼠尾粟、野香茅、纤毛鸭嘴草、铺地黍、嗅根子草、雀稗等禾本科植物。

④ 果树群落

果树群落主要分布于坡地上,种植面积较大,成片分布,主要果树类型有荔枝、龙眼、桔子树、番石榴、人心果、木瓜等。

⑤ 马尾松、桃金娘、芒萁群落

该群落主要位于矮丘。群落结构可分为3层,第一层为乔木层,除马尾松外,偶见枫香、红楠等常绿或阔叶树种;第二层为灌木层,主要为桃金娘,高度1.2m,其他尚有野牡丹、白背叶、雀梅藤、牡荆、金缨子、算盘子、榕叶冬青、黄栀子等;第三层为草本层,主要种类有芒萁、白茅、鹧鸪草、胡芦等。

⑥农作物群落

农作物群落主要是耕地和菜地,主要作物有菜心、白菜、芥兰和豆角、西红柿等各类粮食蔬菜农作物,分布于沟谷、平地,分布面积大。

⑦行道树群落

行道树主要是道路两侧分布有较好的绿化带,行道绿化植物主要有细叶桉、美叶桉、马占相思等乔木类植物。

2、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植物

本项目用地属工业用地,目前,用地暂未进行开发建设,主要由山地及空杂地构成,用地范围内主要植被有:桔子树、菠萝树、香蕉树、木瓜、竹林、桉树、马尾松、芒萁、白茅、鹧鸪草、狐狸尾、猪屎豆、赛葵及一些时令蔬菜等。

综上,生态现状调查结果分析表明,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人类活动影响,区域目前已有较大程度的开发,受人工干扰度相对较大,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为单一,群落结构较为简单。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物资流失的影响

建设期由于建筑材料堆放、管理不当,特别是易受雨水冲失的物资如黄沙、土方、拆迁垃圾等露天堆放,遇暴雨时将被冲刷进入水体,遇到雨水冲刷产生的漫流还会对施工区局部土地、路面造成影响。

(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影响

生活废水主要含悬浮物、CODCr、BOD5 和动植物油类等,根据本报告书第二章工程分析可知,施工期施工人员数量将达100人左右,施工高峰期的排水量大约为16.2m3/d,施工营地安置于厂区内,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采用一体化小型生化设施处理后,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标准(第二时段)后,排入项目西侧现有的排污渠。

(3)施工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搅拌机清洗水、洗石冲灰废水等,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硅酸盐、油类等;排放量较小,现场将设一座废水沉淀池,对各类生产废水收集沉淀后,作冲洗复用水,不会排到地表水体,对地表水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

5.1.2.4 预测结果

根据以上选取的水质预测模型,选取相关参数,可计算出拟建污水厂出水排入水环境叠加背景值后的水质状况,具体结果如下:

表5.1-3  CODMn及无机氮浓度净增值预测情况(mg/L)

距离排污口

径向距离

CODMn

无机氮

正常排放

非正常排放

正常排放

非正常排放

100

0.2943

2.2073

0.0589

0.2207

200

0.1474

1.1057

0.0295

0.1106

300

0.0983

0.7376

0.0197

0.0738

400

0.0738

0.5533

0.0148

0.0553

500

0.0590

0.4428

0.0118

0.0443

600

0.0492

0.3690

0.0098

0.0369

700

0.0422

0.3163

0.0084

0.0316

800

0.0369

0.2768

0.0074

0.0277

900

0.0328

0.2461

0.0066

0.0246

1000

0.0295

0.2215

0.0059

0.0221

1500

0.0197

0.0197

0.0039

0.0148

2000

0.0148

0.1108

0.0030

0.0111

2500

0.0118

0.0886

0.0024

0.0089

3000

0.0098

0.0738

0.0020

0.0074

阳江港各监测点污染物叠加值可近似等于各监测点监测值与本项目污染物在该监测点处的贡献值之和,计算值如表5.1-4所示。

5.1-4   CODMn浓度叠加预测情况    单位:mg/L

正常排放情况下

预测断面

增值

现状监测值

叠加值

CODMn

无机氮

CODMn

无机氮

CODMn

无机氮

涨潮

退潮

涨潮

退潮

涨潮

退潮

涨潮

退潮

W1

0.0098

0.0020

2.2

2.4

0.228

0.231

2.2098

2.4098

0.23

0.233

W2

0.0295

0.0059

2.3

2.2

0.211

0.213

2.3295

2.2295

0.2169

0.2189

W3

0.0098

0.0020

2.0

1.8

0.203

0.199

2.0098

1.8098

0.205

0.201

事故排放情况下

预测断面

增值

现状监测值

叠加值

CODMn

无机氮

CODMn

无机氮

CODMn

无机氮

涨潮

退潮

涨潮

退潮

涨潮

退潮

涨潮

退潮

W1

0.0738

0.0074

2.2

2.4

0.228

0.231

2.2738

2.4738

0.2354

0.2384

W2

0.2215

0.0221

2.3

2.2

0.211

0.213

2.5215

2.4215

0.2331

0.2351

W3

0.0738

0.0074

2.0

1.8

0.203

0.199

2.0738

1.8738

0.2104

0.2064

5.1.2.5 水环境影响评价

(1)正常排放的影响评价

由表5.1-3和表5.1-4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污染物质CODMn及无机氮经本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阳江港,对其纳污水体的贡献值不大,叠加纳污水体本底值后均符合《海水质量标准》(GB3097-1997)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即,在排污口西北向1km处CODMn加本底值后,涨潮时浓度为2.3295mg/L、退潮浓度为2.2295mg/L,分别占海水第三类标准值的58.24%及55.74%;在排污口西北向3km处无机氮叠加本底值后,涨潮时浓度为0.23mg/L、退潮浓度为0.233mg/L,分别占海水第三类标准值的57.5%及58.25%。本项目的建设是一项改善水质环境及规范城市面貌的市政工程,它的建成运行将大大减少开发区污水对纳污水体的污染,并可削减进入水体的纳污量,对改善纳污水体的水质将起到重要作用。

(2)事故排放的影响评价

由表5.1-3和表5.1-4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事故排放情况下,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入阳江港,将会对纳污水体造成一定影响,在排污口西北向3km处CODMn叠加本底值后,涨潮时浓度为2.5215mg/L、退潮浓度为2.4215 mg/L,分别占海水第三类标准值的63.04%及60.54%;在排污口西北向3km处无机氮叠加本底值后,涨潮时浓度为0.2354mg/L、退潮浓度为0.2384mg/L,分别占海水第三类标准值的58.85%及59.6%。

综上分析,正常排放时拟建污水厂的污水排放会对纳污水体的水质影响不大;倘若出现事故排放,拟建项目的污水事故排放则会对阳江港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要确保污水处理厂设施的正常运行,杜绝事故排放的现象出现。

5.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1厂址地区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和扩散的重要因素。拟建项目附近的气象观测站有阳江市气象站和阳江江港(平冈镇)自动气象站。阳江市气象站位于市内海拔92.6m的山头上,阳江江港(平冈镇)自动气象站海拔约为20m,而拟建项目所在地的地形海拔较低,且与阳江江港(平冈镇)自动气象站相距约30km,小于50km。因此阳江江港(平冈镇)自动气象站的气象条件更适用于本项目的评价。在此采用阳江江港(平冈镇)自动气象站近20年(1990-2009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出评价区域气象条件。

5.2.1.1 气候资料统计

本项目所在区域近20年(1990-2009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见表5.2-1。

表5.2-1 近20年(1990-2009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表

项目

数值

年平均风速(m/s)

2.98

最大风速(m/s)及出现的时间

34.6

相应风向:NNE

出现时间:2008年9月24日

年平均气温(℃)

22.9

极端最高气温(℃)及出现的时间

38.3

出现时间:2005年7月19日

极端最低气温(℃)及出现的时间

2.9

出现时间:1993年1月29日

年平均相对湿度(%)

79

年均降水量(mm)

2443.6

年平均降水日数(≥0.1mm)(d)

148.8

年最大降水量(mm)及出现的时间

最大值:3611.3mm  出现时间:2001年

年最小降水量(mm)及出现的时间

最小值:1452.7mm  出现时间:2007年

年平均日照时数(h)

1757.8

5.2.1.2 地面风特征

风对污染物的作用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整体迁移,将污染物往下风方向输送;二是扩散稀释,使污染物不断与周围空气混合,其中风向决定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输送方向,而风速的大小则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速度。

(1)风向

根据近20年气象资料,统计出项目所在区全年各季的风向频率,具体见表5.2-2。

表5.2-2  项目所在地累年各风向频率(%)

风向

频率(%)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最多

风向

春季

3.0

5.7

18.0

11.0

8.7

5.0

15.7

9.7

8.3

2.7

1.3

0.3

0.0

0.3

1.3

2.3

5.0

NE

夏季

3.0

2.3

7.7

6.3

6.3

3.0

9.3

9.3

15.7

9.7

6.3

2.7

2.7

2.3

5.3

2.3

6.3

S

秋季

6.7

9.3

24.3

14.7

8.3

2.7

4.7

4.0

4.3

1.0

1.0

0.3

0.3

1.0

4.7

5.7

8.3

NE

冬季

5.0

10.7

30.7

15.0

8.3

2.7

6.0

3.3

3.0

1.0

0.3

0.0

0.0

0.0

2.0

2.7

8.3

NE

4.4

7.0

20.2

11.8

7.9

3.3

8.9

6.6

7.8

3.6

2.3

0.8

0.8

0.9

3.3

3.3

7.0

NE

从表5.2-2可以看出,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NE),频率为20.2%,其次为东北偏东风(ENE)和东南风(SE),频率分别为11.8%和8.9%。年均静风频率为7.0%,最高出现在秋、冬季,为8.3%。

图5.2-1   各季及全年风向频率玫瑰图

风向的季节变化不是很明显。春季以东北偏东和东南偏南风为主,其中NE-E频度占37.7%, SE-S频度占33.7%;秋季以东北偏东为主,其中NE-E频度占47.3%;冬季以东北偏东风为主,其中NE-E频度占54.0%。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夏季风以南风为主,其中SSE -SSW频度占34.7%。

根据表5.2-1的统计结果,绘制出项目所在区的风向玫瑰图,具体见图5.2-1。

(2)风速

根据近20年气象资料,统计出项目所在区累年各月平均风速及累年各风向平均风速,见表5.2-3及表5.2-4。

表5.2-3  项目所在地累年各月平均风速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风速

3.1

3.0

3.2

3.1

2.9

3.0

3.0

2.8

2.8

2.8

3.0

3.1

2.98

表5.2-4  项目所在地累年各风向平均风速统计表

风向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风速(m/s)

2.3

2.9

3.4

3.1

2.8

2.7

3.1

3.0

2.8

3.1

2.8

2.4

2.3

2.1

2.4

2.5

从表5.2-3及表5.2-4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全年平均风速为2.98m/s;而各风向的平均风速以东北风向时最大,可达3.4m/s;最小的西北西风也有2.1m/s,其余各风向的平均风速一般都大于2m/s。

从表5.2-3和表5.2-4还可以看出各方向平均风速的大小与风频的大小基本相对应,即盛行风平均风速较大,这对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十分有利。根据表5.2-3和表5.2-4的数据,还可以算出各风向的污染系数(),见表5.2-5。

表5.2-5  项目所在地累年各风污染系数统计表

季节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年均

1.91

2.41

5.94

3.81

2.82

1.22

2.87

2.20

2.79

1.16

0.82

0.33

0.35

0.43

1.38

1.32

(3)温度场特征

根据近30年地面观测资料统计,项目所在区域累年各月平均气温统计情况见表5.2-6。

表5.2-6  项目所在地累年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5.4

16.5

19.2

23.0

26.0

27.7

28.3

28.2

27.2

24.9

21.0

17.3

5.2.1.2 大气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速率的重要因子,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有利于湍流发展加强,使污染物扩散加快;而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湍流运动较弱,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受到抑制。利用平岗自动气象的资料,按P-T法进行划分,统计得出该区各季及全年的大气稳定度分布情况,其结果见表5.2-7。

表5.2-7  项目所在地各季不同稳定度频率(%)

     稳定度

季节

不稳定类

中性

稳定类

A

B

C

小计

D

E

F

小计

春季

0

1.9

6.1

8.0

66.4

11.7

13.9

25.6

夏季

0

0

4.9

4.9

88.3

3.3

3.5

6.8

秋季

0

0.6

6.8

7.4

84.8

4.3

3.5

7.8

冬季

0

1.1

8.2

9.3

71.2

14.8

14.8

29.6

全年

0

0.9

6.5

7.4

77.7

8.53

8.93

17.5

平均风速(m/s)

/

1.4

4.9

/

3.3

2.3

1.7

/

由表5.2-22可见,四季均以中性占绝对优势,夏季最高,占88.3%,春季最低,也占66.4%,年平均为77.7%,稳定类比不稳定类频率高一些,分别为17.5%和7.4%,总体而言,中性和不稳定平均共占85.1%,扩散条件较强。

5.2.1.3 大气稳定度和联合频率

大气稳定度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的一个重要因子。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湍流和对流发展加强,使污染物扩散加快;而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湍流运动较弱,污染物的扩散受到抑制,因此容易形成大气污染。根据平冈镇自动气象站的气象资料,采用导则(HJ2.2-2008)大气稳定度分类法,计算得风向、风速等级、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见表5.2-6)。


表5.2-6  项目所在地区风向、风速等级、稳定度联合频率  (%)

风速等级

稳定度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合计

≤1.0

不稳定

0.07

0.00

0.00

0.00

0.00

0.00

0.0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4

中性

0.21

0.34

0.14

0.07

0.27

0.27

0.21

0.07

0.00

0.00

0.21

0.21

0.27

0.27

0.62

0.82

1.44

5.41

稳定

0.14

0.00

0.00

0.07

0.00

0.00

0.14

0.14

0.07

0.07

0.07

0.00

0.21

0.14

0.48

0.14

0.82

2.47

1.1~2.0

不稳定

0.14

0.07

0.00

0.07

0.41

0.1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7

0.00

0.89

中性

1.30

1.03

0.21

0.21

0.55

0.62

1.23

0.55

0.75

0.27

0.14

0.34

0.27

1.16

1.37

1.58

0.00

11.58

稳定

0.27

0.41

1.03

0.68

0.07

0.21

0.68

0.55

0.48

0.21

0.14

0.21

0.68

1.10

1.51

0.68

0.00

8.90

2.1~3.0

不稳定

0.00

0.00

0.07

0.27

0.14

0.34

0.34

0.07

0.14

0.00

0.00

0.07

0.07

0.07

0.07

0.00

0.00

1.64

中性

0.55

2.47

1.44

0.62

0.34

2.05

2.81

1.03

0.82

0.41

0.21

0.21

0.21

0.48

2.53

1.16

0.00

17.33

稳定

0.14

0.55

0.62

0.14

0.21

0.27

0.27

0.00

0.14

0.07

0.07

0.00

0.27

0.55

1.30

0.48

0.00

5.07

3.1~4.0

不稳定

0.00

0.07

0.21

0.00

0.21

0.14

0.96

0.07

0.14

0.00

0.00

0.07

0.00

0.00

0.00

0.07

0.00

1.92

中性

0.68

4.73

1.16

0.62

0.96

1.64

2.33

1.03

1.03

0.48

0.34

0.21

0.00

0.21

1.44

0.48

0.00

17.33

稳定

0.00

0.41

0.68

0.00

0.07

0.14

0.07

0.00

0.00

0.07

0.00

0.00

0.00

0.00

0.07

0.00

0.00

1.51

4.1~5.0

不稳定

0.00

0.34

0.62

0.07

0.00

0.34

0.41

0.27

0.48

0.14

0.00

0.00

0.00

0.00

0.07

0.07

0.00

2.81

中性

0.34

4.66

1.03

0.07

0.55

1.16

1.30

0.21

1.16

0.34

0.07

0.00

0.14

0.00

0.21

0.00

0.00

11.23

稳定

0.00

0.34

0.21

0.00

0.00

0.0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7

0.00

0.00

0.68

5.1~6.0

不稳定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中性

0.14

2.40

1.10

0.07

0.62

0.34

0.62

0.27

0.55

0.14

0.07

0.21

0.07

0.00

0.14

0.27

0.00

6.99

稳定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6.1~7.0

不稳定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中性

0.14

1.03

0.48

0.00

0.21

0.07

0.14

0.00

0.3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7

0.00

2.47

稳定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7.0

不稳定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中性

0.00

0.68

0.55

0.14

0.0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1

0.00

0.00

1.64

稳定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5.2.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短则几个星期,长则数月。堆土裸露,旱干风致,车辆过往时尘土飞扬,将使大气中TSP含量聚增,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及市容景观。项目位于阳西县325国道旁,项目北边界、东边界紧挨阳西二中、南边界及西边界分别与围岭村及文徽学校相距仅30米,施工扬尘将使邻近的建筑物、道路沿线及小区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使邻近居家蒙上一层泥土,给周边居住区的环境卫生及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对项目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场地开挖和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土方运输车辆行驶在有浮尘的道路上的卷镌,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遇到大风时产生风力扬尘;而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土方运输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上。

(1)车辆行驶扬尘

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5.2-1)

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

V:汽车速度,km/h;

W:汽车载重量,t;

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

表5.2-7给出了一辆载重量为10t卡车(据调查,本项目前期土方阶段主要采用10t自卸车运土方),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粉尘量的路面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最有效手段。

如果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气中粉尘量减少70%左右,可以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洒水的试验资料见表5.2-8。当施工场地洒水频率为4~5次/d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内。

本项目所在位置周边较为敏感,项目东侧为阳西二中,隔阳西二中篮球场距离教师宿舍楼最近距离为120米,项目南侧隔30米规划路为围岭村村民住宅,项目西侧隔22米宽的规划路为文徽学校,因此,施工期的扬尘将对以上敏感点造成较大影响。

对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这方面的问题,需定时对路面进行洒水及清理路面,保持路面的清洁,可有效的控制车辆行驶扬尘的发生量。

表5.2-7 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量一览表  单位:kg/辆·km  

 粉尘量

车速

0.1

(kg/m2)

0.2

(kg/m2)

0.3

(kg/m2)

0.4

(kg/m2)

0.5

(kg/m2)

1.0

(kg/m2)

5(km/h)

0.0511

0.0859

0.1164

0.1444

0.1707

0.2871

10(km/h)

0.1021

0.1717

0.2328

0.2888

0.3414

0.5742

15(km/h)

0.1532

0.2576

0.3491

0.4332

0.5121

0.8613

25(km/h)

0.2553

0.4293

0.5819

0.7220

0.8536

1.4355

表5.2-8  施工阶段使用洒水降尘试验结果一览表

距路边距离(m)

5

20

50

100

TSP浓度

(mg/m3

不洒水

10.14

2.810

1.15

0.86

洒  水

2.01

1.40

0.68

0.60

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根据《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⑴、道路硬化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道路铺装、硬化或定期施洒抑制剂以保持道路积尘处于低负荷状态。

⑵、减少路面破损

道路上行驶车辆的规格和载重等应符合《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防止路面破损。破损路面应及时采取防尘措施,尽快修复。

⑶、密闭运输

运送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实行密闭运输,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物料遗洒或泄漏而产生扬尘。

⑷、道路清洁、冲洗作业

实施高效清洁的清扫作业方式,提高机械化作业面积,四级及以上天气停止人工清扫作业。

(2)堆场扬尘及土方的开挖、回填产生的扬尘污染

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业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且临时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

            Q=2.1(V50-V0) 3e-1.023W                    (5.2-2)

式中:Q:起尘量,kg/t·a;

V50:距地面50m处风速,m/s;

V0:起尘风速,m/s;

W:尘粒的含水率,%。

起尘风速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粉尘在空气中的扩散稀释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粉尘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以土为例,不同粒径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5.2-9。由表可知,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μ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μ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粒径的粉尘。

表5.2-9 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一览表

土方的开挖和回填作业产生的粉尘污染与气候有关,大风时对下风向的污染较重,一般情况下在距施工现场100m范围以外可符合国标要求。

而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所在位置周边较为敏感,项目东侧为阳西二中,隔阳西二中篮球场距离教师宿舍楼最近距离为120米,项目南侧隔30米规划路为围岭村村民住宅,项目西侧隔22米宽的规划路为文徽学校,因此,施工期的扬尘将对以上敏感点造成较大影响。

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须制定必要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根据《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可采取以下对策:

⑴严格施工现场规章制度,避免人为扬尘产生。

⑵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高于2米的围档。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产尘量。

⑶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在车辆经常出入的出口内侧铺设长度大于25米、宽度与出口相同的混凝土路面,并在出口处设置车轮冲洗设备及相应的排水和泥浆沉淀池,清水回用。

⑷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件,禁止在施工场地使用混凝土搅拌站。

⑸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堆、渣土堆、废渣、建材等,应采用防尘网和防尘布覆盖,必要时进行喷淋、固化处理。临时性废弃物堆、物料堆、散货堆场,应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档、防风网、挡风屏等;长期存在的废弃物堆,可构筑围墙或挖坑填埋。

⑹建筑工地不得使用原煤、木柴散烧炉灶,不得敞口熬沥青。

总体而言,施工期造成的大气污染是较为明显的,但是短期、局部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这些影响可以逐步得到恢复。

5.2.3运营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3.1 恶臭污染物的影响因子分析

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建设项目,它减少了污水对城市水环境的有机污染,但在污水处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成为新的二次空气污染。这是影响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因子。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恶臭物质主要有氨、硫化氢等,主要产生于预处理区(格栅、提升泵房、曝气沉砂池)、主反应区(CASS生化池)和污泥处理区(污泥脱水间、污泥料仓等)。

5.2.3.2 恶臭污染物治理措施

由于项目周边环境较为敏感,建设单位拟对与处理区、主反应区及污泥处理区臭气污染源所有构筑物进行加盖收集,统一进入位于项目南部的一套生物除臭设施集中处理后,由15米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生物除臭法的系统示意图见图5.2-1。生物滤池的除异味处理效果非常好,在任何季节都能满足环保要求。微生物能够依靠滤池中的有机质生长,无须另外投加营养剂,因此停工后启动速度快,周末停机或停工几周后再启动能立即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几小时后就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生物滤池缓冲容量大,能自动调节浓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终正常工作,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强,在水泵检修时也能很好地除臭。易损部件少,系统维护管理工作非常简单,基本可以实现无人管理,工人只需巡视是否有机器发生故障。运行采用全自动控制,非常稳定。

图5.2-2 生物除臭系统示意图

5.2.3.3 敏感点与恶臭气体排放口位置关系

由于阳江市的盛行风向为北北东风和东南东风,所以本工程大气的主要影响目标位于项目的南边界相隔约45米的围岭村。项目周边主要敏感点与本项目臭气污染源排放口位置关系见表5.2-10。

表 5.2‑10 项目环境保护敏感点与臭气排气筒位置关系

序号

保护目标

影响因素

方位、距离(m)

保护目标

2

阳西二中

恶臭气体

东面150米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居住区)限值,保护居民不受项目恶臭气体的影响

北面90米

3

围岭村

恶臭气体

南面45米

4

赤岭村

恶臭气体

西南面1000米

5

大氹村

恶臭气体

西南面700米

6

文徽学校

恶臭气体

西面150米

7

阳西惠民医院

恶臭气体

西面350米

8

石桥铺村

恶臭气体

西面570米

5.2.3.4估算因子和估算源强

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恶臭污染源经加盖收集后进入生物滤池处理后外排。

表5.2-11  恶臭污染物源强参数

污染源

污染物

排放速率

烟囱内径

排放高度

烟气温度(K)

环境温度(K)

除臭设施排放口(G1)

废气量

5.62 m3/s

Ф300

15米

293

293

NH3

0.0027kg/h

H2S

0.0002 kg/h

5.2.3.5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估算模式

选用HJ/T2.2-2008规定的screen3估算模式(点源)进行估算。

(2)估算结果

根据上述的估算模式,得出硫化氢及氨结果见表5.2-12和表5.2-13。

表5.2-12 硫化氢的估算结果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污染源

下风向预测浓度Cil(mg/m3)

浓度占标率Pil(%)

45

1.10E-06

0.011

90

2.80E-06

0.028

150

2.70E-06

0.027

350

4.90E-06

0.049

570

4.30E-06

0.043

700

3.60E-06

0.036

1000

2.50E-06

0.025

2000

1.10E-06

0.011

2500

8.00E-07

0.008

392

5.00E-06

0.05

下风向最大浓度(392米)

5.00E-06

0.05

浓度占标准10%距源最远距离D10%(m)

最大浓度占标率仅0.05%

表5.2-13 氨气估算结果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

污染源

下风向预测浓度Cil(mg/m3)

浓度占标率Pil(%)

45

1.52E-05

0.0076

90

3.73E-05

0.01865

150

3.62E-05

0.0181

350

6.62E-05

0.0331

570

5.82E-05

0.0291

700

4.91E-05

0.02455

1000

3.36E-05

0.0168

2000

1.43E-05

0.00715

2500

1.08E-05

0.0054

392

6.74E-05

0.0337

下风向最大浓度(392米)

6.74E-05

0.0337

浓度占标准10%距源最远距离D10%(m)

最大浓度占标率仅0.0337%

(3)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运营期本项目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恶臭污染物,如H2S等,本工程将对各构筑物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再通过除臭系统进行处理后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估算模式,选取硫化氢和氨气为估算因子,计算出下风向H2S最大落地浓度为5.00E-06mg/m3,占评价标准(0.01mg/m3)的0.05%;下风向氨气最大落地浓度为6.74E-05mg/m3占评价标准(0.2mg/m3)的0.0337%。(计算过程见5.2.3章节),小于10%,因此,本项目的环境空气影响工作等级定为三级。但鉴于本项目周边有学校、居民及文教机关等敏感点,根据专家意见,本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评价。

(4)评价范围

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以D10%来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而根据以上估算结果,本项目最大浓度占标率仅0.0337%,无D10%。。因此,本评价报告选取以本建设项目臭气装置排气筒的排放口为中心、四周边长为5000米的范围(约25平方公里)作为评价范围。

5.2.3.7大气影响预测

1、预测内容

(1)预测因子

根据拟建项目废气排放特点,环境空气预测因子为NH3H2S

(2)预测工况

对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条件下各污染物进行预测。

(3)预测范围

预测范围以臭气排气筒为中心,边长5km的正方形区域。

(4)预测内容

①正常工况下影响预测

a、2009年全年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b、2009年全年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c、2009年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

非正常工况下影响预测

2009年全年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并绘制出典型小时最大浓度分别图;

2、预测模式

本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采用AERMOD 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预测。

3、预测源强

项目正常工况及非正常工况条件下的污染源强见表5.2-14。

表5.2-14 污染源强情况

内容

污染物

排放速率

烟囱内径

排放高度

温度(K)

环境温度(K)

除臭设施排放口(G1)

正常工况

废气量

5.62 m3/s

Ф300

15米

293

293

NH3

0.0027kg/h

H2S

0.0002 kg/h

非正常工况

废气量

5.62 m3/s

Ф300

15米

293

293

NH3

0.055kg/h

H2S

0.0038kg/h

4、预测结果及分析

(一)正常排放情况下

(1)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①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利用2009年气象资料,逐日逐次预测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NH3、H2S在评价范围内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并叠加背景值(以现状监测值均为未检出,在此采用最低检出值为背景值,即NH3、H2S背景值分别为0.03mg/m3及0.001mg/m3),同时给出最大落地浓度出现时间、位置及对应的气象条件,见表5.2-15。

表5.2-15   评价范围内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出现时间、位置及气象条件

污染物

H2S

NH3

最大值(mg/m3

0.000001850

0.000024960

背景值(mg/m3

0.001

0.03

叠加值(mg/m3

0.00100185

0.030024960

占标率(%)

10.0185

15.0125

x

-20

-20

y

-100

-100

日期

2009-03-20

2009-03-20

时刻

09:00

09:00

干球温度(℃)

23.8

23.8

风速(m/s)

0.4

0.4

风向

NE

NE

注:拟建项目臭气排气筒所在地的相对坐标(68,28)。

从上表可以看出,NH3和H2S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叠加背景值后分别为0.030024960mg/m3、0.00100185mg/m3,分别占相应标准限值的15.0125%、10.0185%,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以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出现的时间为典型小时,对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NH3、H2S的地面小时浓度分布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附图11及附图12。

关心点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NH3、H2S在各关心点的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叠加结果,见表5.2-16。

表5.2-16   关心点处小时最大落地浓度      单位:mg/m3

点位

阳西二中

围岭村

NH3

预测最大值

0.00001226

0.00002376

背景值

0.03

0.03

叠加值

0.03001226

0.03002376

占标率(%)

15.00613

15.01188

日期

2009-03-29

2009-03-20

时刻

08:00

09:00

H2S

预测最大值

0.00000091

0.00000176

背景值

0.001

0.001

叠加值

0.00100091

0.00100176

占标率(%)

10.0091

10.0176

日期

2009-03-29

2009-03-20

时刻

08:00

09:00

从上表可以看出, NH3、H2S在阳西二中及围岭村关心点的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叠加值分别为0.03001226mg/m3、0.00100091mg/m3及0.03002376mg/m3、0.00100176mg/m3分别占相应标准限值的15.00613%、10.0091%和15.01188%、10.0176%,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日均浓度预测结果

①日均浓度预测结果

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NH3、H2S在评价范围内最大日均浓度,并叠加背景值(以现状监测值均为未检出,在此采用最低检出值为背景值,即NH3、H2S背景值分别为0.03mg/m3及0.001mg/m3),同时给出最大落地浓度出现时间、位置及对应的气象条件,见表5.2-17。

表5.2-17   评价范围内日均最大落地浓度出现时间、位置及气象条件

污染物

H2S

NH3

最大值(mg/m3

0.00000029

0.00000390

背景值(mg/m3

0.001

0.03

叠加值(mg/m3

0.00100029

0.03000390

占标率(%)

10.0029

15.00195

x

-120

-120

y

100

100

日期

2009-03-19

2009-03-19

时刻

24:00

24:00

干球温度(℃)

22.2

22.2

风速(m/s)

2.2

2.2

风向

SE

SE

注:拟建项目臭气排气筒所在地的相对坐标(68,28)。

从上表可以看出, NH3和H2S日均最大落地浓度叠加背景值后分别为0.03000390mg/m3、0.00100029mg/m3,分别占相应标准限值的15.00195%、10.0029%,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以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出现的时间为典型日,对典型日气象条件下NH3、H2S的地面日均浓度分布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附图13及附图14。

关心点处日均浓度预测结果

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NH3、H2S在各关心点的日均最大落地浓度叠加结果,见表5.2-16。

表5.2-16   关心点处日均最大落地浓度      单位:mg/m3

点位

阳西二中

围岭村

NH3

预测最大值

0.00000231

0.00000153

背景值

0.03

0.03

叠加值

0.03000231

0.03000153

占标率(%)

15.001155

15.000765

日期

2009-05-17

2009-10-25

时刻

24:00

24:00

H2S

预测最大值

0.00000017

0.00000011

背景值

0.001

0.001

叠加值

0.00100017

0.00100011

占标率(%)

10.0017

10.0011

日期

2009-05-17

2009-10-25

时刻

24:00

24:00

从上表可以看出,NH3、H2S在阳西二中及围岭村关心点的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叠加值分别为0.03000231mg/m3、0.00100017mg/m3及0.03000153mg/m3、0.00100011mg/m3分别占相应标准限值的15.001155%、10.0017%和15.000765%、10.0011%,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年均浓度预测结果

①年均浓度预测结果

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NH3、H2S在评价范围内最大年均浓度,并叠加背景值(以现状监测值均为未检出,在此采用最低检出值为背景值,即NH3、H2S背景值分别为0.03mg/m3及0.001mg/m3),同时给出最大落地浓度出现时间、位置及对应的气象条件,见表5.2-17。

表5.2-17   评价范围内年均最大落地浓度出位置

污染物

H2S

NH3

最大值(mg/m3

0.00000006

0.00000079

背景值(mg/m3

0.001

0.03

叠加值(mg/m3

0.00100006

0.03000079

占标率(%)

10.0006

15.000395

x

-140

-140

y

-280

-280

注:拟建项目臭气排气筒所在地的相对坐标(68,28)。

从上表可以看出, NH3和H2S年均最大落地浓度叠加背景值后分别为0.03000079mg/m3、0.00100006mg/m3,分别占相应标准限值的15.000395%、10.0006%,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以各污染物年均最大落地浓度预测结果见附图15及附图16。

关心点处年均浓度预测结果

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NH3、H2S在各关心点的年均最大落地浓度叠加结果,见表5.2-16。

表5.2-16   关心点处年均最大落地浓度      单位:mg/m3

点位

阳西二中

围岭村

NH3

预测最大值

0.00000031

0.00000019

背景值

0.03

0.03

叠加值

0.03000031

0.03000019

占标率(%)

15.000155

15.000095

H2S

预测最大值

0.00000002

0.00000001

背景值

0.001

0.001

叠加值

0.00100002

0.00100001

占标率(%)

10.0002

10.0001

从上表可以看出,NH3、H2S在阳西二中及围岭村关心点的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叠加值分别为0.00000031mg/m3、0.00100002mg/m3及0.03000019mg/m3、0.00100001mg/m3分别占相应标准限值的15.000155%、10.0002%和15.000095%、0.00100001%,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4)小结

项目运行过程产生的恶臭气体经生物除臭法除臭后由高15米的排气筒排放,经以上预测,NH3、H2S小时最大落地浓度、日均最大落地浓度及年均最大落地浓度的贡献值均比较低,叠加的背景值时,均能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而项目所在区域NH3、H2S现状监测值均为“未检出”,因此预测时候叠加的背景值采用最低检出值应比实际浓度高,由此,项目实际排放的恶臭气体叠加背景的值应比本预测的结果更低。此外,项目边界应设置密集的绿化隔离带。

综上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恶臭气体经除臭措施处理后以及在边界设置密集的绿化隔离带后,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二)非正常排放情况下

项目非正常排放情况下为项目的生物除臭装置未能正常运行,导致恶臭气体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后,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中。本次评价利用2009年气象资料,逐日逐次预测拟建项目事故排放的污染物NH3、H2S在评价范围内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并叠加背景值(以现状监测值均为未检出,在此采用最低检出值为背景值,即NH3、H2S背景值分别为0.03mg/m3及0.001mg/m3),同时给出最大落地浓度出现时间、位置及对应的气象条件,见表5.2-15。

表5.2-15   评价范围内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出现时间、位置及气象条件

污染物

H2S

NH3

最大值(mg/m3

0.00003524

0.00051006

背景值(mg/m3

0.001

0.03

叠加值(mg/m3

0.00103524

0.03051006

占标率(%)

10.3524

15.25503

x

-20

-20

y

-100

-100

日期

2009-03-20

2009-03-20

时刻

09:00

09:00

干球温度(℃)

23.8

23.8

风速(m/s)

0.4

0.4

风向

NE

NE

注:拟建项目臭气排气筒所在地的相对坐标(68,28)。

从上表可以看出,NH3和H2S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叠加背景值后分别为0.03051006mg/m3、0.00103524mg/m3,分别占相应标准限值的15.25503%、10.3524%,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以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出现的时间为典型小时,对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NH3、H2S的地面小时浓度分布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附图11及附图12。

关心点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NH3、H2S在各关心点的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叠加结果,见表5.2-16。

表5.2-16   关心点处小时最大落地浓度      单位:mg/m3

点位

阳西二中

围岭村

NH3

预测最大值

0.00024971

0.00048398

背景值

0.03

0.03

叠加值

0.03024971

0.03048398

占标率(%)

15.124855

15.24199

日期

2009-03-29

2009-03-20

时刻

08:00

09:00

H2S

预测最大值

0.00001725

0.00003344

背景值

0.001

0.001

叠加值

0.00101725

0.00103344

占标率(%)

10.1725

10.3344

日期

2009-03-29

2009-03-20

时刻

08:00

09:00

从上表可以看出, NH3、H2S在阳西二中及围岭村关心点的小时最大落地浓度叠加值分别为0.03024971mg/m3、0.00101725mg/m3及0.03048398mg/m3、0.00103344mg/m3分别占相应标准限值的15.124855%、10.1725%和15.24199%、10.3344%,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综上,由于本项目处理规模较小,产生的恶臭气体量少,因此,即使在事故排放情况下,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不是很大。污染物质的最大落地浓度均能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本项目采用恶臭气体在非正常情况下排放时,NH3、H2S的地面小时浓度分布图。如下:

图 5.2-1 氨气地面小时浓度分布图(最大浓度0.03051006mg/m3

图 5.2-2 H2S地面小时浓度分布图(最大浓度为0.00103524mg/m3

5.2.3.7卫生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建设单位拟对与处理区、主反应区及污泥处理区臭气污染源所有构筑物进行密闭加盖收集,统一进入位于项目南部的一套生物除臭设施集中处理后,由15米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本项目恶臭气体为有组织排放,且经上述预测,项目边界外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均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13201--91)中对需设置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本项目可不设卫生防护距离。

5.2.3.8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从项目排放污染物估算结果可知,下风向H2S最大落地浓度为5.00E-06mg/m3,占评价标准(0.01mg/m3)的0.05%。下风向氨气最大落地浓度为6.74E-05mg/m3占评价标准(0.2mg/m3)的0.0337%。

由此可见,本项目经治理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敏感点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5.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3.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机械的运作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1)噪声源强

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设备,大多为不连续噪声。本项目施工时用的主要设备及其噪声强度见表5.3-1。

表5.3-1  项目施工主要设备的噪声源强一览表

序号

施工阶段

设备名称

源强(dB)

备  注

1

土石方

挖掘机

90

距源1m处

2

翻斗车

86~90

距源1m处

3

载重车

89

距源1m处

4

推土机

82~90

距源1m处

5

静压打桩

静压打桩机

100

距源1m处

6

结构及设备安装

汽车吊

90

距源4m处

7

混凝土震捣棒

100

距源1m处

8

电焊机

90

距源1m处

9

木工机械

100~110

距源1m处

10

装修

轮胎吊

90

距源1m处

(2)噪声影响预测与分析

①单台设备不同距离处噪声强度

本评价只考虑距离扩散衰减影响,采用以下模式预测单台设备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

               (5.3-1)

式中:r1、r2:距声源的距离,m;

L1、L2:r1、r2处的噪声值,dB。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以单点源或多点源在施工区内分布,噪声源强取决于施工方式、施工机械种类及交通运输量,各单独噪声源强衰减情况见表5.3-2。从表中可看出土石方施工阶段的噪声影响较小,各单台设备一般在距离噪声源10m、50m处即可分别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对于静压打桩过程在10m处亦能符合标准要求;结构施工中单台设备的噪声在距声源50m处基本能符合昼间噪声要求,但夜间噪声在100m处尚不能满足要求;装修施工作用轮胎吊的影响较小,在距离噪声源20m、100m处即可分别满足要求。

表5.3-2 单台施工机械噪声衰减一览表  单位:dB

施工阶段

设备名称

10m

20m

30m

50m

100m

噪声标准限值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挖掘机

70

64

60.5

56

50

75

55

翻斗车

68

62

58.5

54

48

75

55

载重车

69

63

59.5

55

49

75

55

推土机

66

60

56.5

52

46

75

55

静压打桩

静压打桩机

80

74

70.5

66

60

85

禁止施工

结构及设备安装

汽车吊

82

76

72.5

68

62

70

55

混凝土震捣棒

80

74

70.5

66

60

70

55

电焊机

70

64

60.5

56

50

70

55

木工机械

85

79

75.5

71

65

70

55

装修

轮胎吊

70

64

60.5

56

50

65

55

注:噪声限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②施工噪声

施工机械噪声主要属中低频噪声。在施工现场,实际有多少台设备同时作业未有定数,因而本评价仅对主要施工机械进行噪声源强叠加,并预测叠加后噪声源强经距离衰减在不同距离的噪声强度。某点的声压级叠加公式如下:

                      (5.3-2)

式中:LP总:叠加后的总声压级,dB;

 LP1:第一个声源至某一点的声压级,dB;

 LP2:第二个声源至某一点的声压级,dB;

 LPn:第n个声源至某一点的声压级,dB。

   多个噪声源叠加后在不同距离处的总声压级见表5.3-3。

表5.3-3  多台施工机械设备总声压级距离衰减预测情况一览表

距离(m)

20

40

60

80

100

150

200

300

400

噪声值(dB)

80.2

74.3

71.0

69.5

67.5

64.0

61.5

58.0

55.5

另外,施工机械作业时,有的冲击性强,有的持续时间较长并伴有强烈震动。依据上表预测结果,对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夜间50dB,则昼间200m范围以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居民区距离本项目最近为围岭村,与项目施工边界相距仅30米,其次为项目东侧的阳西二中教师宿舍楼和西侧的文徽学校,距离项目施工边界约40米。因此,施工噪声对附近敏感点影响较大,为尽可能降低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必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使用预拌混凝土,避免混凝土现场搅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订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的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除此之外,严禁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6:00)期间作业,因特殊需要延续施工时间的,必须报有关管理部门批准,施工场界噪声应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限值之内,才能施工作业。

(3)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

(4)降低设备声级,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振捣器采用高频型等。

(5)降低人为噪声,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模板、支架拆卸吊装过程中,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音。尽量少用哨子等指挥作业,以现代化设备代替,如用无线对讲机等。

(6)对施工场所,设置2.5m以上围蔽;施工部门应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区远离声环境敏感区,并对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范。在其施工各边界设置临时隔声屏障或竖立大型广告牌,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7)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在工棚内操作;不能进入棚内的,可采取围档之类的单面声屏障。

(8)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按规定组织车辆运输,合理规定运输通道。尽量避免在东面出入;一旦经过居民区时,车辆应限速行驶,减少鸣笛。

(9)施工机械应采用市电,以避免柴油发电机组的噪声和柴油机废气的产生。

(10)对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范。

(11)项目施工时应合理规划机械作业时间,加强施工机械使用的选择和管理。

(12)应与周围单位、居民建立良好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应在作业前做好安民告示,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采取上述措施,施工场界噪声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限值[昼间≤70dB(A),夜间≤55dB(A)]。这样,将不会使噪声环境恶化;同时,使施工场界能满足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求。。

5.3.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噪声源强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拟建项目运行后的主要噪声源是各个构筑物种的噪声设备,包括排污泵、污泥泵、鼓风机等。这些设备的噪声源强在70~100dB之间。

(2)预测模式

预测模式包括噪声衰减模式和噪声合成模式。

噪声衰减模式为:

         (5.3-1)

式中:

    :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

    :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dB;

    :几何位置变化引起的衰减量,dB;

    :屏蔽作用引起的衰减量,dB;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量,dB;

    :其它附加衰减量,dB。

   噪声合成模式为:

                   (5.3-2)

式中:

    :n个声源合成后的总声级,dB;

:第i个单独声源的声级,dB;

n:单独声源的个数。

本预测未考虑厂界、厂房围墙等对噪声的影响,即按声源到受声点的距离及中途无屏障考虑,以预测不利条件下项目的噪声影响,再叠加现状噪声值,即可得到预测点的噪声级,与相关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本项目建成运行后产生的噪声影响。

(3)预测结果及评价

从表5.3-4中可看出,项目厂界四个方向中,各厂界噪声值均优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各预测点的噪声叠加值中,由于贡献值不大,噪声叠加值与背景值相当,均优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相面北面声环境质量可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符合阳西二中文化教育的声环境功能

综上所述,本项目各主要噪声源经采取相应的隔声、减振、降噪等措施后,对厂界及各声敏感点的噪声增量影响不大,能够满足区域声环境功能的要求。

表5.3-4噪声预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dB

噪声预测值

预测点

项目预测

增值量

现状测值

叠加背景值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东边界外1m

35.0

46.7

41.6

46.98

42.46

2#南边界外1m

35.0

45.8

39.3

46.15

40.67

3#西边界外1m

25.0

48.4

42.5

48.42

42.58

4#北边界外1m

25.0

45.2

38.6

45.24

38.79

阳西二中

20.0

54.6

43.8

54.60

43.82

围岭村

25.0

53.8

43.2

53.81

43.27

5.4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

5.4.1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

(1)工程构筑废物

①拆迁构筑物

本项目原用地类型为未开发用地。因此不涉及到拆迁,主要是土地平整。施工期的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开挖土方和建筑施工中废物,如水泥、石灰、砂石等。虽然这些废物不含有毒有害成分,但粉状废料可随降雨产生地面径流进入水体,使水体悬浮物大量增加,对水体产生临时性污染。因此,对施工期建筑垃圾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严禁随意丢弃,堆放。

(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工程施工时,约有100个建筑工人在厂区内作业,它们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根据本报告第二章工程分析的结果,他们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为100kg/d。这些垃圾如不进行妥善的安排,将会影响到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垃圾乱扔还将导致蚊蝇孽生,重则亦引发流行疾病,如近段时间由于蚊虫携带传播的登革热,这还将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进度,而周边居民也有可能受到本项目施工生活垃圾的影响。

5.4.2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沉淀池产生的污泥,此外还有部分来自格栅拦截的栅渣,产量为5.6t/d,2044t/a。根据本报告第二章工程分析可知,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产生的污泥外运到阳东污泥处置厂处置,因此项目污泥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另外,项目厂区内工作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送环卫部门进行安全处理;餐饮垃圾及废油脂属于《广东省严控固废名录》HY05类严控固废,交由有资质单位外运统一处理,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5.5社会影响分析

本工程的建成和运行,将进一步完善阳西县及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阳江市的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特别是阳江港的水质将得到较大改善,生态环境将有明显改善,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对城市的发展、开放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阳西县县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项目建设期,将为居民创造参与项目建设的机会,从而直接从项目建设中受益。因此保证了居民生活水平不会因为本项目建设而下降,反而会随着项目的建成而不断提高。

5.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6.1 土地类型的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前,其项目建设范围内的土地现状以山地和空杂地为主,建设后,用地性质发生明显变化,原来的山地和空杂地变为工业用地,人工构筑物(厂房、水泥路面等)将取代原有的植被、土壤下界面。由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对局部小气候、对降雨的缓冲能力,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下垫面类型的改变还会带来面源污染的影响。

面源污染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所带来的水污染物量的变化,但不会有明显影响。

5.6.2下垫面变化对生态的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区内地面多为水泥等覆盖,绿地大多是人工绿地,绿地植物或多或少地依赖人工养护,几乎不存在自然状态的下垫面。区内下垫面的改变将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辐射平衡被改变。地表覆盖物的改变导致地表反射率和反射过程的双重改变,使短波辐射在园区及周边环境中能更充分地被吸收,直接增加了可吸收的基础能量。

(2)土壤热通量是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垫面性状及其土层理化性质对土壤热通量的影响最大。一般而言,白天辐射平衡为正值,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热通量的方向由地表指向土层,即热量从地表向下层传输;夜间,辐射平衡为负,则土壤热通量方向指向地表,热量由土层向地面传输。但是,由于土壤、植物下垫面性状的不同,土壤热通量的传输数值也存在很大差异。相关研究报告认为无植被下垫面的土壤热通量大于有植被的下垫面,在浓密作物和植被覆盖下的温暖地区,土壤热通量比起能量平衡的其它分量来说是很小的。然而,在植被或作物稀少的地区,如丘陵旱地区,土壤热通量对能量平衡有明显的贡献,并且在地表无植被的情况下,有时每小时土壤热通量可近于净辐射的一半。

(3)水分平衡被改变。在项目范围内,除了绿地之外的下垫面基本全部被水泥、沥青覆盖,能够吸收自然降水的下垫面就是面积有限的绿地面积,因此厂区的大部分自然降水没有补充到土壤中。考虑到暴雨时降水的流失,实际的损失率更高。下垫面固化导致下垫面的蓄水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给蒸发。这就导致从环境获得的能量将主要用于增加下垫面和空气的温度。有实际观测表明:7月份下午14:00左右,在同样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水泥地面的温度可达65℃,而潮湿草地地表的温度在40℃以下,干燥草地地表的温度在50-55℃。不同的地表热力特点对空气加热的结果也显著不同。地表状态改变所导致的地表水分环境与自然状况显著不同,对地表的热力特性有极大地影响,进而使地表对空气的加热也与自然状况显著不同,使得区域夏季大气环境更加酷热。

(4)有植被的下垫面对降雨具有阻留作用,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被阻留的水分不再进入土壤而直接从茎叶部蒸发掉,因此这部分水不会造成径流,不是侵蚀因素;二是植被冠层减轻了雨滴对土壤碰撞的影响,从而使雨水袭击而造成的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力降低,换言之降低了雨滴对土壤击溅的能量。

(5)土壤入渗不仅和土壤本身的理化性状和降雨强度有关,下垫面性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同一土壤类型的不同下垫面而言,地表击实层形成后的渗透系数是有差异的。有研究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击实层形成后草地的渗透系数下降了16.5%,而露地下降了95.16%。可见,露地土壤入渗率减少明显,换言之,促进了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国内学者对坡耕地不同地面覆盖条件下的土壤入渗研究结果也表明荒草地或麦草与翻松裸露地相比都有明显增加入渗的作用。由于下垫面植被的蒸腾、阻留作用和土壤入渗的增加使得同雨量和同坡度条件下的径流量比裸地大为减少。另外,由于下垫面的不同,对径流速度的影响也不同,任何植被对径流水流动都是一个阻碍,特别是分布均匀、郁闭旺长的植被不仅能使坡面水流动变缓,而且能阻止水分快速集中,减弱了水流对土壤的冲击力。

5.6.3 植物群落的影响

(1)植物群落的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使项目地块由现有的山地和空杂地,由于城市建设用地需要将改变用地性质,这些用地上的一些植物将消失,整个项目用地内的植物群落将向人工绿化植被群落方向演替。

(2)植物种类的影响分析

项目的开发建设,区内的植被群落将发生明显变化,植物种类也将发生明显变化。项目建设前的植被种类较为简单。项目建设后,原有植被将会消失,不过项目的绿化将引入较多的园林绿化植物,因此项目内植物种类会有所增加,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将比目前增加。

5.6.4生态修复措施

根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结果,本项目的建设将对项目用地范围内的植被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因此在项目建成后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生态补偿和恢复,具体措施如下:

制定生态补偿方案。建设单位计划在场址边界、内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灌木和草皮,通过人工绿化增加项目用地范围内的植被,使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

另外,在项目周边用地的生态修复及生态补偿应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考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生境多样性的优势,使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物种的选择搭配,既要重视植物的美学特征,做到常绿植物与色叶植物相结合、速生树种与长寿树种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也要重视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积极引种乡土种。

选择植物品种时应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条件。应选用易长、易管、耐荫的乡土树种,树冠大、枝叶密的落业阔叶乔木,间以常绿树和开花灌木;落果少、病虫害少、无飞絮、无刺、无毒和无刺激性的植物。项目绿地不仅要考虑生态问题,还要考虑审美要求。

(1)乔木+草坪

按乔木郁闭度可分为稀林、中等稠密林和密林。现代园林设计者所推崇的疏林草地的郁闭度一般在10%-20%,这种郁闭度具有视野开阔、便于活动等优点,是居住区绿地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

(2)灌木+草花+草坪

这种搭配类型由于无乔木遮阳,植物长势好,对住宅等的建筑物遮挡也少,但在夏季烈日当空时无阴影区,不利于居民活动。为此一般小面积绿地应用这种搭配结构较多,或用于有地下管线、构筑物或屋顶花园等限制植物根系深度的地段。

(3)常绿树+灌木

这种搭配突出冬季特点,与白雪形成鲜明对比,为冬季增添了绿色。但景观较严肃,色彩单调,一般小面积应用较好。

(4)乔木+灌木+草花+草

这种模式最有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可最大限度提高叶面面积和绿量,景观层次丰富,季节变化明显,应作为居住区绿地的主要结构模式。

(5)单一草坪

这种模式以草坪为主,仅有极少量乔木,具有视野开阔的优点,如能有自然的地形起伏,视觉效果就更佳。但绿量小,总体生态效益较差。

本报告推荐使用乔木+灌木+草花+草的植物结构,而根据珠江三角洲区域绿化树种种植情况,本评价推荐以下绿化树种:

(1)行道树

红花羊蹄甲、海南蒲桃、黄槐、阴香、桂花、木棉、桃花心木、重阳木、竹柏、蒲葵、蝴蝶果、偏桃果、人面子、高山榕。

(2)庭荫树

白兰、小叶榕、蒲桃、人心果、芒果、假槟榔、合欢、蒲葵、短穗鱼尾葵、海红豆、南洋杉、荷花玉兰、荔枝、龙眼、黄皮、菩提树、阴香、桂花。

(3)风景林树种

白兰、大王椰子、垂叶榕、尖叶杜英、桂花、枫香、乌桕、大叶紫薇、小叶紫薇、竹柏、罗汉松、油棕、鱼尾葵、短穗鱼尾葵等。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只有保证生态建设方案与项目规划同步进行,注重对生物物种、土地土壤质量的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使其与周围景观协调发展,并保证较高比率的绿地规模,弥补项目的建设对项目用地原有生态的不利影响,使项目区域形成更为和谐、美观的景观区域。

第六章 环境风险评价

6.1风险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6.1.1风险评价等级的确定

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内现状无发电机组,且不拟建发电机,即不使用柴油等燃料。本项目的风险事故主要是由于各类故障或失误导致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而使污水未能处理而直接排放,所以主要的影响对象是阳江港。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依据风险评价等级的判定依据,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内容即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6.1.2风险评价范围

本项目的风险事故主要是由于各类故障或失误导致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而使污水未能处理而直接排放,所以主要的影响对象是阳江港,评价范围与阳江港水环境评价范围一致,即评价范围为以本项目在阳江港排污口为中心,半径3km的水域范围。

6.2风险识别

拟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发生环境风险事故的可能环节及由此产生的影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备故障

污水或污泥处理系统的设备发生故障,使污水处理能力降低,出水水质下降或污泥不能及时外运,引起污泥发酵,贮泥池爆满,散发恶臭。

(2)进水水质

在收水范围内,工厂排污不正常致使进厂水质负荷突增,或有毒有害物质误入管网,造成曝气池的微生物活性下降或被毒害,影响污水处理效率。

(3)突发性外部事故

由于出现一些不可抗拒的外部原因,如停电、突发性自然灾害等,造成泵站及污水厂污水处理设施停止运行,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这将是污水处理厂非正常排放的极限情况。

6.3源项识别

6.3.1非正常污水排放的环境风险

(1)非正常污水排放的原因分析

根据对污水生物处理机理及国内同类污水处理厂运行实践的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导致未处理污水溢出的主要原因如下:

由于污水处理设备、设施质量问题或养护不当,将造成设备、设施故障,导致污水处理效率下降甚至未处理直接排放。

如遇污水处理厂停电,则直接导致污水未处理直接排放。

(2)非正常污水排放量分析

事故排放时,污水将得不到处理而直接排入受纳水体,即1.0万t/d的污水直接排入阳江港。各污染物源强列于表6.3-1中。

表6.3-1 事故排放的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CODCr

BOD5

SS

NH3-N

TP

水量

进水浓度(mg/L)

245

150

160

25

4.5

365万t/a

(1万t/d)

处理总量(t/a)

894.25

547.50

584.00

91.25

16.43

6.4环境风险影响预测分析

6.4.1污水事故排放的环境影响预测

由表5.1-3和表5.1-4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事故排放情况下,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入阳江港,将会对纳污水体造成较大影响,在排污口西北向3km处CODMn叠加本底值后,涨潮时浓度为2.5215mg/L、退潮浓度为2.4215 mg/L,分别占海水第三类标准值的63.04%及60.54%;在排污口西北向3km处无机氮叠加本底值后,涨潮时浓度为0.2354mg/L、退潮浓度为0.2384mg/L,分别占海水第三类标准值的58.85%及59.6%。

综上分析,事故排放时,将对纳污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水质影响不是很大。可见即使是事故排放,污水对阳江港的最大影响范围很小,但应杜绝事故排水的发生。

6.4.2事故排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

发生环境风险事故时,首先受影响的是厂内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当污水系统的某一构筑物出现事故,必须立即予以排除,此时维修工人需进入污水管道、集水井或污水池内操作,这些地方易产生和积累有毒的H2S气体,在维修时如不注意采取防护措施,维修人员会因通风不畅吸入有毒气体而出现头晕、呼吸不畅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污水或污泥中都含有各种病原菌和寄生虫卵,操作人员直接接触污水或污泥后,如不注意卫生,可能引起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

6.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6.5.1事故污水排放的防范对策与应急措施

为了防止污水事故排放,以及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尽最大可能降低事故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水量不稳状态时的应急措施,以缓解不利状态。

(2)加强电站管理,保证供电设施及线路正常运行。

(3)加强输水管线的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建立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操作责任制度;搞好员工培训,建立技术考核档案,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5)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关键设备应有备机,保证电源双回路供电;一旦发生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力争保证格栅和沉砂池正常运行,使进水中的SS和CODCr得到一定的削减;

同时从汇水系统的主要污染源查找原因,由有关工厂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对微生物有毒害物质的排放量;

如一旦出现不可抗拒的外部原因,如双回路停电,突发性自然灾害等情况将导致污水未处理外排时,应要求接管工厂部分或全部停止向管道排污,以确保水体功能安全;

在事故发生及处理期间,应在排放口附近水域悬挂标志示警,提醒各有关方面采取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工程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包括对附近水体的污染、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以及对地下水的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可能的风险事故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管理,预防和及时处理风险事故,减少可能的环境影响及经济损失。


第七章 项目工艺方案的选择

7.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水污染控制的关键环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意义重大。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耗资较大,处理工艺方案的优化选择对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投资、保证污水处理结果、降低运行费用最为关键,因此有必要根据确定的标准和一般原则,从总体优化的概念出发,结合设计规模、污水水质特性以及当地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方案,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出最佳的总体工艺方案和实施方法。

确定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确定将遵循以下的选择原则:

1、符合城市环保规划的处理达标要求。

2、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使设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排放标准和规定,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3、积极稳妥地引进、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4、优先采用集成度高的污水处理工艺,以便实现模块化设计,以利于污水处理厂的分期建设和扩展。

5、近、远期结合,统筹兼顾,全面设计,分期建设。

6、采用处理效果稳定,工艺流程先进、成熟、可靠、简洁,运行管理方便的处理工艺。

7、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及运行成本。

8、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现代化管理,充分考虑我国国情,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及仪表监测系统,以保证污水处理工艺运行在最佳状态,尽可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9、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对污水处理厂总图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占地。

7.2 污水处理工艺

7.2.1常规二级处理工艺

根据我国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见表7.2-1。

表7.2-1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处理级别

处理方法

主 要 工 艺

处理效率(%)

SS

BOD5

一级

沉淀法

沉  淀

40~55

20~30

二级

生物膜法

初次沉淀、生物膜法、二次沉淀

60~90

65~90

活性污泥法

初次沉淀、曝气、二次沉淀

70~90

65~95

从表7.2-1可见,二级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最高,但常规二级处理工艺仅能有效地去除BOD5、CODcr和SS,而对氮和磷的去除是有局限性,仅从剩余污泥中排除氮和磷,氮的去除率约为10~20%,磷的去除率约为12~19%,达不到本工程对氮和磷去除率的要求。因此,必需采用污水脱氮除磷工艺。

在常规二级活性污泥法中,不同的污染物是以不同的方式去除的。

7.2.1.1  SS的去除

污水中的SS的去除主要靠沉淀作用。污水中的无机颗粒和大直径的有机颗粒靠自然沉淀作用就可去除,小直径的有机颗粒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而小直径的无机颗粒(包括尺度大小在胶体和亚胶体范围内的无机颗粒)则要靠活性污泥絮体的吸附、网络作用,与活性污泥絮体同时沉淀被去除。

污水厂出水中悬浮物浓度不单涉及到出水SS指标,出水中的BOD5、COD等指标也与之有关。这是因为组成出水悬浮物的主要是活性污泥絮体,其本身的有机成分就很高,因此较高的出水悬浮物含量会使得出水的BOD5、COD均增加。因此,控制污水厂出水的SS指标是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

为了降低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应在工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采用适当的污泥负荷以保持活性污泥的凝聚及沉降性能、采用较低的出水堰负荷、充分利用活性污泥悬浮层的吸附网络作用等。在污水处理方案选用合理、工艺参数取值合理和单体设计优化的条件下,完全能够使出水SS指标达到20mg/L以下。

7.2.1.2  BOD5的去除

污水中BOD5的去除是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代谢作用,然后对污泥与水进行分离来完成的。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这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如低分子有机酸等易降解有机物)直接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有机物则首先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由此可见,微生物的好氧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非溶解性有机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谢产物是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使处理后污水中的残余BOD5浓度很低。

7.2.1.3 CODcr的去除

污水中CODCr 去除的原理与BOD5 基本相同,污水厂CODCr 的去除率,取决于进水的可生化性,它与城市污水的组成有关。

阳西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城市污水中工业废水所占比重小,其BOD5/CODCr 高(比值为0.5),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采用二级处理工艺能满足设计要求出水CODCr≤40 mg/L。

7.2.2 生物脱氮除磷

污水脱氮除磷可供选择的处理方法通常有生物处理法及物理化学法两大类。国外从六十年代开始曾系统地进行了脱氮除磷的物化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认为物化法的缺点是耗药量大、污泥多、运行费用高等,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不推荐采用。从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研究并逐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除磷。我国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研究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八十年代后期逐步实现工业化流程,目前,常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有A2/O法、氧化沟法、CASS法等。

7.2.2.1 基本原理

1. 生物脱氮

氮是蛋白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广泛存在于城市污水中。在原污水中,氮以NH3-N及有机氮的形式存在,这两种形式的氮合在一起称为凯氏氮,用TKN表示。而原污水中的NO2--N和NO3--N量很少。

氮也是构成微生物的元素之一,一部分进入细胞体内的氮将随剩余污泥一起从水中去除,这部分氮量占所去除的BOD5的5%。

在有机物被氧化的同时,污水中的有机氮也被氧化成氨氮,并且在溶解氧充足、泥龄足够长的情况下被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因为氮在水体中是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容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氮是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控制指标之一。

脱氮菌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硝酸盐NO3--N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氧化有机物,将硝酸盐中的氮还原成氮气N2,从而完成污水的脱氮过程。生物脱氮工艺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由此可见,要达到生物脱氮的目的,完成硝化是先决条件。因为硝化菌属于自养菌,其比生长率μs明显小于异养菌的比生长率μh,生物脱氮系统维持硝化的必要条件μs≥μh即系统必须维持在较低的污泥负荷条件下运行,使得系统的泥龄大于维持硝化所需的最小泥龄。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和运转实例,设计污泥负荷≤.18kgBOD5/kgMLSS·d时,就可以达到硝化的目的。

按照上述原理,可组成缺氧池和好氧池,即所谓A/O系统。A/O系统设计中需要控制的几个主要参数就是足够的污泥龄和进水的碳氮比。

2.  生物除磷

生物除磷是污水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受到压抑而释放出体内的磷酸盐,产生能量用以吸收快速降解有机物,并转化为PHB(聚β羟丁酸)储存起来。当这些聚磷菌进入好氧条件下时就降解体内储存的PHB产生能量,用于细胞的合成和吸磷,形成高磷浓度污泥,随剩余污泥一起排出系统,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生物除磷的优点在于不增加剩余污泥量,处理成本较低。缺点是为了避免剩余污泥中磷的再次释放,对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

在厌氧段释放1mg的磷吸收储存的有机物,经好氧分解后产生的能量用于细胞合成、增殖,能够吸收2~2.4mg的磷。因此磷的吸收取决于磷的释放,而磷的释放取决于污水中存在的可快速降解的有机物的含量,有机物与磷的比值越大,除磷效果越好。一般的活性污泥法,其剩余污泥中的含磷量为1.5~2%,采用生物除磷工艺的剩余活性污泥中磷的含量可以达到传统活性污泥法的2~3倍,在设计中往往采用3~4%。

生物除磷工艺的前提条件是聚磷菌必须在厌氧条件下优势增长,而后进入好氧阶段才能增大磷的吸收量。因此,污水除磷的处理工艺必须在曝气池前设置厌氧段,并对污泥中糖的含量进行控制。

因此,影响生物除磷的因素是要有厌氧条件(DO=0),同时要有可快速降解的有机物,即BOD5/P比值恰当。同时,希望含磷污泥尽快排出系统,以免污泥中的磷又返回到液体中。

3.化学除磷

化学除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物,然后通过固液分离将磷从污水中出去。一般使用钙盐、铁盐和铝盐,最常用的是石灰Ca(OH)2、硫酸铝、铝酸钠、三氯化铁、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氯化亚铁。

上述除磷投加剂产生的磷酸盐,在不同PH下溶解度相差很大,为了不增加后续调整PH的费用和减少污泥量,采用硫酸铝是比较理想的除磷药剂。

7.2.2.2本工程采用生物脱氮除磷与化学除磷并用工艺的可行性

BOD5:N:P的比值是影响生物脱氮除磷的重要因素,氮和磷的去除率随着BOD5/N和BOD5/P比值的增加而增加。

从理论上讲,BOD5/TN>2.86才能有效地进行脱氮,实际运行资料表明,BOD5/TN>3时才能使反硝化正常运行。

对于生物除磷工艺,要求BOD5/P的比值大于20。

本工程进水BOD5/TN>2.86,BOD5/P=26.2,基本能满足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对碳源的要求。因此,本工程采用生物脱氮除磷为主,化学除磷为辅工艺是可行的。

7.2.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比较

目前采用的除磷脱氮工艺主要有连续运行的处理流程(如A/O、A2/O、A2O氧化沟、Orbal氧化沟和CASS等)和序批式处理流程(如“T”型氧化沟、Unitank、MSBR、ICEAS、CAST等)。如前所述,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关键是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形成厌氧、缺氧的环境。如果不外加碳源进行脱氮,还需要混合液的回流。

成熟的污水处理主要工艺主要有A2O氧化沟、CASS等主要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简述如下:

7.2.3.1 A2O氧化沟

美国EIMCO的A2O氧化沟,在传统的氧化沟前端增设了厌氧池,在沟体内增加了缺氧池,因此具有生物除磷脱氮功能。流程简图见图7.2-1。

图7.2-1 Carrousel  A2O氧化沟流程简图

由于该型氧化沟采用了独特的水力构造,通过设在卡鲁塞尔氧化沟曝气机周围的侧向导流渠,可充分利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原有的渠道流速,在不增加任何回流提升动力的情况下,将相当于400%进水量以上的硝化液回流到前置缺氧池与原水混合并进行反硝化反应。可以取消由好氧池至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设备,因而节约用于混合液回流的能耗。

因为增加了独立的前置厌氧池和缺氧池,使A2O氧化沟的出水指标可以达到BOD5<20mg/L,SS<20mg/L,NH3-N<8mg/L,TP<1.0mg/L的较高处理水平。

A2O氧化沟的缺点是需要设置单独的二次沉淀池,使得占地面积较大,另外处理水量较大时,能耗较高。

7.2.3.2 “O”型氧化沟

“O”型氧化沟是ORBAL(奥贝尔)氧化沟的简称。美国U.S.Filter公司开发,自1978年经过不断的工艺发展及设备改良,现在已有300多个城市的污水处理采用,效果显著.

该工艺一般是由三个相互嵌套的同心椭圆沟体组成的一个完全混合环形反应池系统,流程简图见图7.2-2。

图7.2-2 “O”型氧化沟流程简图

“O”型氧化沟的特点是从外到内的三条沟的溶解氧浓度由低到高递增,称之为“0、1、2”(外沟溶解氧为零,中沟溶解氧为1mg/L,内沟溶解氧为2mg/L)工艺,由外到内形成厌氧、缺氧及好氧区域,以满足生物除磷脱氮的要求。污水及回流污泥由外沟进入,处理后出水从内沟流入二沉池。

奥贝尔氧化沟系统设备的关键是它的独特的曝气转碟,该转碟有较大的氧传递效率和良好的混合效率。对于一天中需氧量的波动,改变转碟的浸水深度变化来加以调节。对需氧量的长期变动或突发波动,可直接开关个别组合来对付。遇到意外或事故情况时,可增加转碟的转速。

“O”型氧化沟的优点是内沟容积小,只需相对较小的充氧量就可以将溶解氧水平维持在2mg/L水平,容积较大的中沟因溶解氧浓度较低,氧的传质效率较高,充氧效率也较高,外沟为厌气区域,只需很少的搅拌能量,因此“O”型氧化沟的总能耗较低;在暴雨期间水力负荷增大时,可以将污水由中沟甚至内沟引入,外沟只作“闷曝”,可以避免活性污泥的流失。

“O”型氧化沟缺点是从内沟到中沟(或外沟)之间没有回流设施,所以总的脱氮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外沟虽然是按厌氧池计算,但是“O”型氧化沟是采用转碟作为充氧设备,在厌氧区采用表面搅拌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带入相当数量的溶解氧,从而降低了除磷效率;需要设置单独的(专门的)二次沉淀池,占地面积较大。

7.2.3.3 CASS工艺

CASS(Cyclic Actia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革,它保留了间歇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一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其基本操作程序是由以下四个基本过程组成:

1) 曝气阶段  在此阶段,曝气系统向反应池内供氧,一方面满足好氧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活性污泥与有机物的混合与接触,从而使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NH3-N也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化为NOx-N。

2) 沉淀阶段  停止曝气后,微生物继续利用水中剩余的溶解氧氧化分解。随着反应池内溶解氧的进一步降低,微生物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化,并发生一定的反硝化作用。

3) 滗水阶段  沉淀阶段完成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在程序控制下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层排出上清液。与此同时反应池内因为溶解氧很低仍会发生反硝化作用。

4) 闲置阶段  闲置阶段的时间一般很短,有的也可以取消。设闲置阶段主要是保证滗水器在此阶段内上升到原始位置,防止污泥流失。

这种工艺按操作周期周而复始反复进行而不断处理污水,具有以下特点:

1) 因基质(BOD5)和生物体(MLVSS)随充水和曝气时间的变化梯度加大而增加了生化反应的动力,处理效率高。

2) 从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来看,由于它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省去了初沉池、二沉池,污泥回流比只有20%,因此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比较小;污泥回流系统比较简单,并且省去了沉淀池中的刮泥设备,节省了能耗。

3) 生化反应池进水端设置了生物驯化区,有利于絮凝性细菌的生长,抑制了丝状菌的生长,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胀,从而保证出水水质。

4) CASS系统在设计时已经考虑流量变化的因素,能确保污水在系统内停留预定的处理时间才能沉淀排放,而且CASS工艺可以通过调节运行周期及各阶段的时间分配来适用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因此对冲击负荷的适应性较强。

5) 由于CASS工艺的自控程度比较高,因此操作管理较简单,另外,由于CASS工艺采用了连续进水,在进水管上不需要电磁阀的控制元件,不需要频繁切换阀门,因此对阀门等元件的维修较少。

该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图7.2-3  CASS工艺流程框图

在多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成功运用的CASS工艺,改良后增设了缺氧工序段,提高原有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保证出水水质的达标排放。

7.2.3.4 Unitank(又称“单池系统”)

Unitank是SBR的另一种形式,由比利时的史格斯公司(SEHGERS WNGINEERING WATER NV)于80年代末所开发,其专利权归比利时Wespelear的Sehgers工程公司所有。成功的例子是澳门的凼仔污水处理厂,但目前该厂的实际水量还未达到设计值。它是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活性污泥处理构筑物,Unitank池是由三个矩形池组成,三个池水力相连通,每个池中均设有供氧设备,可采用鼓风曝气或采用表面曝气,在外边两侧池,设有固定出水堰及剩余污泥排放泵,其中边上的两个池子交替进行反应和沉淀(即为SBR池),融缺氧、好氧及沉淀于一体,中间一个矩形池只作曝气池。进入系统的污水,通过进水闸门控制可分时序分别进入三个矩形池中的任意一个池。当左池进水,此时左池与中间池曝气,右池为沉淀池,水从左向右流过,从右边上部的固定堰溢出,经过一定时间后,中间池开始进水,右边池依然出水,左池停止曝气并开始沉淀,此阶段为过度段,大约需持续30分钟。然后关闭中间池进水阀,改由右池进水并曝气,由左池出水,再过一段时间后重新由中间池进水,左池依然出水,进入过度段,经过过渡段,又重新回到左池进水,右池出水。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运行周期。

Unitank的优点在于一体化,布置紧凑,能较好地利用土地面积节约用地的效果更为明显;不需混合液回流及活性污泥回流,流程简单、利于管理;采用序批式控制,不同的循环时间设定值可以得到不同的处理效果,根据实际进水水质进行优化,适应性较强;序批式控制,易于实现处理过程的自动控制。

其缺点无专门的厌氧区域,因此生物除磷效果差;因为无回流设施,因此造成连续曝气单元的MLSS较两边低,使得整个系统利用效率较低。

7.3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7.3.1 工艺方案的选择

本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流程要求先进成熟、经济实用,有除磷脱氮效果、处理效率高,操作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日常运行中能实现自动监测和调整运行),并尽可能地节省占地面积和能耗、降低运行费用。

氧化沟工艺可承受较大的水质、水量冲击负荷,在市政污水厂应用广泛,工艺成熟可靠,可作为预选方案之一。

SBR工艺系列中的Unitank法因生物除磷效果差,又无污泥回流设施,使得整体系统的利用效率很低,对自控及监测仪表要求较高,当水量变化大时需通过调整进水和曝气过程的时序才能使系统正常运行,而CASS系统克服了上述缺点,增加了污泥回流系统,提高了脱磷除氮的能力,对水量的变化仍可以按照原有的进水方式通过设计余量进行处理,灵活性很强,因此考虑将CASS法作为预选方案之一。

7.3.2 预选方案的比较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消毒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四部分,CASS方案、A2O卡鲁塞尔氧化沟方案在预处理和消毒系统上构筑物及其设备配套相同,主要差别在于生化系统上,污泥处理系统也略有不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方案进行了详细比较。工艺方案的技术特性比较见表7.3-1。

表7.3-1  工艺方案特性的比较

序号

比较内容

方案一(A2O氧化沟)

方案二(CASS工艺)

1

连续运行情况

连续进水、连续出水。

反应池间歇运行,4座反应池交替运行保持进、出水的连续性。

2

沉淀池及刮泥系统

在氧化沟中完成有机物降解,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需设独立的沉淀池和刮泥系统。

有机物降解与沉淀在一个池子完成,无需设沉淀池及刮泥系统。

3

脱氮除磷效果

氧化沟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

通过每一个周期的循环,造成有氧和无氧的环境,对氮和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4

固体停留时间用耐冲击性

较长的固体停留时间,可抵抗较强的冲击负荷。

固体停留时间较长,可抵抗较强的冲击负荷。

5

污泥的稳定性

污泥较稳定,可直接进行脱水处理。

污泥有一定的稳定性。

6

设备及能耗情况

采用微孔管式曝气装置,设备安装与维护方便;管理简单,维护量小,能耗比常规氧化沟小得多。

采用鼓风曝气,曝气器均布池底,动力效率高,能耗较低;间歇运转须采用高质量的膜式曝气器,设备的闲置率较高,曝气器寿命较短,维修及维护量大。

7

自动化水平

设备少且耐用,控制管理简单。

自动化水平高,对电动阀门等设备的可靠性需求较高,控制管理较复杂。

8

耗电及运行费用

采用改良的曝气装置,曝气耗能较低。通过沟内结构改良,无需混合液回流提升装置实现内回流

耗电量较小,运行费用低。

9

自控系统编程、劳动强度、总设备费用

自控系统编程工作量较小,PLC硬件费用低,劳动强度较高,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低,总设备费用较低。

自控系统编程工作量较大,PLC硬件费用高,劳动强度较低,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总设备费用较高。

7.3.3工艺方案的确定

综合上述方案的比较情况,可以看出两个方案各有自己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均能达到处理要求。

通过对上述工艺的分析以及污水组成分析,结合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阳西县的实际情况,从工艺流程、占地面积、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等方面来考虑,CASS工艺整体上优于其他工艺,因此推荐CASS方案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

7.4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7.4.1 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

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含水率很高的污泥。它具有容积大、不稳定、易腐败、有恶臭的特点,若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会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是十分重要的。污泥处理与处置的要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Ø尽量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最终处置前的体积,以降低污泥处理及最终处置的费用;

Ø通过处理使污泥稳定化、卫生化,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医学上危险的病原菌,必须使含有病原菌同时又散发恶臭的腐化物质数量减少和分解稳定,从而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Ø在适当的条件和规模下考虑综合处置、能源及物质的回收利用。

7.4.2 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目前,污泥处理的常用工艺主要有:厌氧消化、好氧消化、热处理、加热干化和加碱稳定。上述5种稳定工艺各有优点,具体采用何种工艺,应因地制宜。

就本项目而言,属中小规模,采用污泥消化、热干化等方法的费效比相当低,国内已有学者指出,对于规模小于20×104m3/d的污水厂,污泥采用厌氧消化都是不经济的。另一方面,在污水处理中,反应池系统泥龄(硝化及反硝化)≥20d,好氧泥龄约14d,可以认为污泥已得到基本的稳定。

在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时,用了较长的泥龄,污泥已初步稳定。同时国内许多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产生的污泥直接浓缩脱水,其效果(主要指泥饼含水率)与经消化后脱水相近,证明得到好氧稳定的污泥,直接浓缩脱水是可行的。由于该种方式总体效果较好,目前已在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

结合国内污水厂的经验,由于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污泥龄较长,污泥性质较为稳定,可不进行消化。本方案按污泥直接浓缩脱水工艺进行设计。

3)污泥浓缩脱水方案

不须消化的污泥处理工艺有两种方式,一是重力浓缩、机械脱水;一是机械浓缩、机械脱水。

由于重力浓缩会出现污泥中磷的释放,不适用于生物除磷工艺;重力浓缩效益低、占地面积大;浓缩池的臭气需要处理,增加了除臭设备的容量。因此,本工程不考虑重力浓缩,而采用机械浓缩脱水方案。


第九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污水处理厂本身是一项环保工程,是防止水环境受污染的项目,它的建设对改善环境起到很大作用,但该工程的施工、运行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项目位于阳西县325国道旁,尾水排入阳江港,要特别注意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根据本项目的建设情况及运行特征,拟从项目施工、运行期及发生事故排放期三个阶段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9.1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及评价

9.1.1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减缓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拟采取以下对策:

①交通影响的缓解措施

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该地区的交通。项目开发者在制订实施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对于交通特别繁忙的道路要求避让高峰时间(如采用夜间运输,以保证白天畅通)。

②减少扬尘

工程施工中旱季风扬尘和机械扬尘导致沿线尘土飞扬,影响附近居民和工厂,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下,对堆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同时施工者应对工地环境实行保洁制度。

③施工噪声的控制

运输车辆喇叭声、发动机声、混凝土搅拌机声以及地基处理打桩声等造成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工程在距民舍200m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夜间一定要施工又要影响周围居民声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同时也可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声环境质量。

④施工现场废物处理

工程建设需要数百个工人,实际需要的人工数决定于工程承包单位的机械化程序。污水厂施工时可能被分成多块同时进行,工程承包单位将在临时工作区域内为劳力提供临时的膳宿。项目开发者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

⑤制定废弃物处置和运输计划

工程建设单位将会同有关部门,为本工程的废弃物制定处置计划。运输计划可与有关交通部门联系,车辆运输避开行车高峰,项目开发单位应与运输部门共同做好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按规定路线运输,并不定期地检查执行计划情况。

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废物应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与地方环保、卫生部门联系,经他们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2)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减轻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工程运行期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

①臭气防治措施

考虑污水厂臭气影响较大,臭气治理要求较高,必须对各项建构筑物均进行臭气的治理工作。一级处理构筑物和污泥处理间,由于臭气比较集中易于收集和处理。生化池,占地面积大,同时臭气量也大,收集和处理相对困难。根据相关污水处理厂的臭气处理经验,建议采用加盖收集臭气集中处理的方式。沉淀池臭气量少,基本没有什么异味,同时二沉池离居民区较远,故暂不考虑对二沉池的除臭处理。

加盖的具体形式有低加盖和高加盖。低加盖具有投资少、运营维护方便和可增加厂区的绿化面积等优点,为本次推荐方案。

②噪声防治措施

a.充分利用厂区内构筑物之间和道路两旁空地进行绿化,大量种植可吸收臭气和声音的乔木和灌木,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b.在污水处理厂四周宜设置绿化隔离带。

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产生的固体废气物主要来自粗、细格栅的栅渣,曝气沉砂池的沉砂及污泥脱水间所产生的泥饼。粗、细格栅产生的栅渣经过压渣机后打包与沉砂池沉淀的砂砾一起运至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污泥脱水间产生的污泥近期运至阳东污泥处置厂处理。

④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a.工艺设计参数(主要是污泥负荷值、停留时间、鼓风量)选取尽量留有余地,以便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进一部降低尾水污染物的排放量;

b.根据水体水量水质情况,适当调整厌氧、缺氧、好氧各段停留时间以及溶解氧含量;

c.对水量水质的变化实施自动监测,科学管理,确保工艺运转稳定,出水水质达标。

9.1.2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评价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评价

①交通影响减缓措施评价

对于减缓项目施工对地区交通的影响,工程提出的环保措施是可行的。

②施工扬尘防治措施评价

对于减少施工扬尘的措施,仅对场地洒水提出了要求,提出的“对工地环境实施保洁制度”还需明细化,提高可操作性。

③施工噪声防治措施评价

对于减小施工噪声的措施,设计中提出规范作业时间及设立声屏障的做法基本能够达到噪声防治的要求。

④固体废物防止措施评价

对于施工固体废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了施工人员生活固废的污染防治措施,未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处置进行说明,应进一步明确。

⑤其它

对于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如车辆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水土流失及生态防护等,工程方案中未加考虑,应当增加此部分的内容。

(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评价

①臭气防治措施

设计方案中对各构筑物采取了加盖收集臭气并运用生物滤池的方法进行处理,经类比分析评价(见本报告第五章),经处理后的臭气浓度很低,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很低,该方案是可行的。

②噪声防治措施

工程中主要是考虑在噪声传播途径中设置绿化等吸声降噪措施,而对噪声源未加考虑,应增加从源头防治噪声这一措施。

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工程中对于脱水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案是合理的,还有必要明细污泥运输、堆存等措施。

④枯水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工程充分考虑到了枯水期水环境容量小的情况,通过各项措施提高出水水质,这对保护水环境是有利的。

9.2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9.2.1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构筑物拆迁的现场堆放、土方挖填期间造成的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运送拆迁垃圾及物料的车辆遗洒造成的扬尘。主要污染防治措施为:

①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车辆出工地前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运输石灰、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上应覆盖蓬布;对使用的运输汽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加强保养、及时维修,使用合格燃料,减少施工机械排出的烟气。

②石灰、砂土等堆放场尽可能不露天堆放,如不得不敞开堆放,应对其进行洒水,提高表面含水率,也能起到抑尘的效果。

③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施工单位,采用商品化的厂拌水泥以及封闭式的运输车辆。

④对于临时的、零星的水泥搅拌场地,在搅拌站场址选择时,尽量远离居民住宅。

⑤拆迁垃圾装运时不超载,装土车沿途不洒落。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将轮子的泥土去除干净,防止沿程散落。

⑥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⑦施工场地和居住区不容许随意焚烧废物和垃圾。

⑧施工生活区内建议用液化气锅炉,免去煤污染。

⑨做好施工人员劳动保护,配戴防尘口罩等。

(2)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施工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项目在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场地、不同作业类型所产生的噪声强度也有所不同。施工期参与施工的机械类型多,由于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将对施工区周边声学环境产生影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制订科学的施工计划,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使用,除此之外,高噪声设备的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间,减少夜间施工。中午12:00~14:00及晚上22:00~次日7:00期间是居民的休息时间,严禁在此时间段进行施工,如有特殊情况需夜间施工,需到有关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②合理布局施工现场

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

③降低设备声级

a.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低频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器等。

b.固定机械设备与挖土、运土机械,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可以通过排气管消音器和隔离发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

c.由于机械设备会由于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音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级,因此对动力机械设备应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

d.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

④降低人为噪声

a.按照规定操作机械设备,在挡板、支架拆卸过程中,应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声。

b.尽量少用哨子、铃、笛等指挥作业,而采用现代化设备。

⑤隔声措施

在工地东北、西北、北面及西面由于靠近居民区,可设立临时的声障等隔声装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施工场地噪声除采取以上减噪措施以外,还应与沿线周围单位、居民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应在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求得公众的共同理解。此外,施工期间应设热线投诉电话,接受噪声扰民的投诉,并对投诉情况进行积极治理。把施工期的噪声影响减至最小。

(3)施工期水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在建筑施工期间,由于场地清洗、管道敷设、混凝土调制、建筑安装等工程的实施,将会带来一定量的施工余水及废弃水。此外,由于建设期间需要一定量的施工人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

①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应设沉淀池,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雨污水、打桩泥浆水和场地积水等经沉淀处理后用于道路淋洒或绿化洒水用,尽量不外排。

②对于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采用一体化小型生化设施处理后,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标准(第二时段)后,排入项目西侧现有的排污渠。

③施工场地应加强管理,尽量保持场地平整,物料、土石方堆放坡面应平整,以减少其进入堆放地附近河道。

(4)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

工程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物料运送过程的物料损耗,包括沙石、混凝土等;建筑物施工阶段石料、灰渣、建材等的损耗与遗弃。此外,施工人员的进驻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城市景观,且在遇大风及干燥天气时将产生扬尘。施工遗弃的沙石、建材、钢材、包装材料等应由专人管理回收,及时清洁工作面,不留后遗症。建筑垃圾尽量考虑资源化利用,如用作路基填料,否则,应按照市政部门要求在指定的低洼场地填筑处置,回填场地如暂时不予利用,应进行表面植被培养,防止水土流失。

(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应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

①在开挖建设中,应尽量避开雨季;

②工程施工中做好土石方平衡工作,开挖的土方尽量作为施工场地平整回填之用;

③临时堆放场应选择较平整的场地,且场地使用后尽快恢复植被;

④充分考虑绿化对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污水厂对单体构筑物逐项施工,建完一处即结合厂区绿化方案进行绿化,以达到尽量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6)生态保护措施

项目的建设有可能会对厂区内部及厂界道路一侧的树木及草地产生破坏,应采取措施减少这一影响。

①严格禁止随意挖掘工地上及周围的树木和草地,确有必要的,要按绿化、园林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挖掘和移栽;

②待工程完工后,要在厂界外道路两侧补种大量乔木和草皮,执行植被恢复。

(7)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防治对策与措施

①交通影响防治措施

施工期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输车辆的增加使道路上的车流量增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分段施工,尽快完成开挖、回填;设置临时便道和警示标志,专人输导交通。

②施工公众安全

承包施工方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严格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安全规程等施工,吊车、支架等设施要固定牢靠,戴安全帽等防护设施,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③场外施工公众安全

施工期间,承包施工方应避开上下班、雨天运输物料,防止发生交通拥挤或事故;管网施工要设置好隔离与防护设施,危险地段应设置警示装置,由专人看管,避免发生公众伤亡事故。

④公共设施的保护

项目施工前,要征求当地规划、电力、自来水公司、供热公司等部门的意见,防止施工期间挖断电缆、自来水管、供热管道等公共设施,给周围居民生活、工作带不便。

9.2.2运营期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1)臭气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非常重视本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对周围居民的不利影响,在方案设计时拟采用除臭效率高的生物滤池进行工艺臭气的去除,类比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的除臭效果,本工程建成运行后产生的臭气影响很小,将有效的保护周边空气环境质量,不会对周边居民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建设单位还应在厂界周围及厂区内加大绿化的面积,并丰富植被的类型,这对臭气的吸收有较明显的作用,以期进一步降低臭气的影响。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为了防治项目运行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干扰,应对各个设备、构筑物进行降噪隔声。

①风机防噪

鼓风机是净水厂的主要噪声源之一,由于风机的种类和型号不同,其噪声强度和频率也有所不同,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在风机进出口安装消声器,加装隔声罩,在风机和基础之间安装减震器,采取降噪后能使风机噪声降低15dB左右。

②水泵噪声控制

水泵噪声主要是泵体和电机产生的以中频为主的机械和电磁噪声。采取的措施是尽可能采用潜水(污)泵,室内泵安装隔声罩,并在泵体与基础之间设置减震器。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污泥处置原则:无害化——减少和防止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资源化——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减量化——减少产生数量;技术成熟,操作安全、简单;投入少,运行费用低。

①污水处理厂设有污泥料斗,经脱水后的干污泥排入污泥料斗,封闭储存。向外运输污泥时应采用封闭罐车运输,这样在运输路途中也不会造成公害。

②污泥应对栅渣、沉砂、生化污泥进行分类处理。厂内应设栅渣和沉砂的晾晒场,使其含水率进一步降低。栅渣的性质和生活垃圾类似,沉砂为无机颗粒,由城市环卫部门定期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处置。

③对污泥减量化的措施应选择先进的污泥浓缩脱水设备,将污泥的含水率进一步降低至75~80%以下,可减少生化污泥产生量,使污泥的资源化易于实施。

④项目工作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送环卫部门进行安全处理;餐饮垃圾及废油脂属于《广东省严控固废名录》HY05类严控固废,交由有资质单位外运统一处理。

(4)尾水排放污染防治措施

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只有达标排放后,才有可能不影响受纳水体的水质。这就要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各项环节均能正常运行。

①工程本身要对进水水质进行全天候的自动监测,以保证活性污泥的活性,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设计指标,以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②使用双电源汇率,对变电所等电气设备及线路要经常检修,以保证工艺的正常用电,避免停电事故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从而保证污水均能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③通过自动化系统和人工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保证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5)运营期对交通的影响

项目运营后运输量较少(4~6 次/天),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在采用封闭罐车进行运输,避免洒落和臭气外泄的情况下,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小。

9.3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9.3.1施工期环境保护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本评价建议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在施工期对施工扬尘、噪声、水污染、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水土流失等实施防治措施,所提出的措施均系常规性措施,主要是借鉴相似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污染防治所获得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措施所花经费较少,主要是注意文明施工,规范施工行为,可操作性较强。项目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可以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的。

9.3.2运营期环境保护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1)臭气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对于本项目各构筑物在运行期间产生的臭气,工程将采用生物滤池的方法进行处理。对臭气拟采用低加盖的方式收集,该种方法抽风量小,有利于臭气收集和处理,运营和维护费用也低,工程投资较少,约为2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2582.79万元)9.68%,是一种经济上较为可行的方案。生物滤池的总投资约为1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3.87%,类比分析可知,生物滤池除臭效率高,运行也较为稳定,该设施投入运行后势必能大大减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对周边居住区的影响,技术可行性较高。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项目运行期产生的噪声防治措施,主要考虑从声源处采取措施降噪。各噪声源的降噪费用概算如表9.3-1所示。对主要噪声设备进行源头降噪的总费用约为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38%,可见用于降噪的投资是较少的。这些降噪设备实施后,降使设备噪声降低约15dB,再随着距离的衰减作用,设备运行噪声到达厂界时的数值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的要求,对敏感点的影响不明显。可见项目以较少的降噪投入可较好的减小项目对周边环境噪声的影响,技术经济可行性较好。

(3)污泥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运行期产生的污泥采用脱水处理后,再用封闭罐车运送至阳东污泥处置厂处理。污泥贮池和污泥脱水间的建造费用约1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81%,考虑到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区内用地以及处理技术上的情况,污泥脱水后外运填埋处理。所以本工程污泥在厂区内仅进行脱水处理也是可行的。

表9.3-1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设备降噪费用估算一览表

序号

噪声源

噪声设备

降噪设施

设备名称

价格(元)

1

污水提升泵房

潜水排污泵

隔声罩

10000

减震器

400

2

曝气沉砂池

鼓风机

隔声罩

26000

进风、排风消声器

30000

3

CASS 生化池

潜污泵(内回流污泥泵)

减震器

5000

4

污泥脱水间

脱水机、污泥泵、输药泵等

隔声罩

65000

减震器

2600

5

鼓风机房

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

进风消声器

12000

排风消声器

12500

合计

99000

(4)尾水污染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考虑到尾水中含有病原性细菌、肠道病毒等病原体,工程拟采用紫外线消毒法对尾水进行消毒后再排放入阳江港,消毒系统所需投资约为63.0万元,占总投资的2.4%。该技术目前已在世界各地3000多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得以使用,它的杀菌效率高,对细菌、病毒的杀菌作用一般在1s以内,运行可靠、安全,且无二次污染,是今后污水处理厂消毒方法的主流技术。可见本项目用此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的可行性是很高的。

此外对尾水进行必要的自动在线监测是必要的,自动监测系统对污水出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使污水处理厂能掌握出水变化趋势,为污水处理厂今后改进技术提供数据基础。


第十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评判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合理的有效方法,也是衡量项目建设在经济投入与环境保护方面是否可行的一个重要方面。

10.1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一期规模污水厂CASS工艺厂区工程总投资为2582.79万元,包括污水处理厂工程内的构筑物、建筑物、管线、工艺安装、设备购置、仪表、电气、自动化控制、绿化等项目。

本项目一期工程投资估算汇总如表10.1-1所示。

表10.1-1   一期工程投资估算工程费用表

序号

项目或费用名称

金额(万元)

所占比例(%)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2301.31

89.10

第二部分其他费用

90.60

3.51

第三部分基本预备费

71.76

2.78

工程静态总投资     (一+二+三)

2463.67

95.39

建设期贷款利息

109.82

4.25

铺底流动资金

9.30

0.36

工程动态总投资  (四+五+六)

2582.79

100.00

10.2分析方法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目的在于改善资源分配的经济效益。费用效益分析的一般计量尺度是货币。

任何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都要花费费用,其目的是为了取得一定的效益和效果。所花费的费用包括生产成本以及社会付出的代价和环境受到的损害等,即:

   费用=生产成本+社会代价+环境损害               (10.1-1)

本项目计划建设期所得到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即:

   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10.1-2)

在费用——效益分析中可以把上述的费用和效益看作是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度量,并把由项目引起的社会经济福利变化以等量的市场商品货币量或一定的支付愿望来表示。例如,改善环境质量可被认为是一种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福利增加的活动,福利的增加可以看作为了交换较好的环境质量所放弃的等货币量的商品。反之,环境污染对人类产生有害影响则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经济福利的减少,这可以用补偿社会经济福利损失所需等货币量的商品加以计量。

费用——效益分析是最常用的项目环境损益分析方法和政策方法。利用此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分析将有利于正确分析项目的可行性。费用概算是总投资概算的一部分,投资的概算将有利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工程规模、时间进行调整,通过反馈得到最合理的方案。工程项目效益分析将定性和定量说明工程带来的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

为了使费用与效益的货币化具有可比性,采用现值的方法进行计算,所谓“现值”是指按一定贴现率计算的,在今后某一或若干规定时间内取得的效益或支付的费用折算为现在的价值。

10.3项目损益分析

10.3.1 基础数据

1)生产规模:1万m3/d 污水。

2)生产负荷:分二种情况考虑。投产后第一年达生产规模的75%,以后各年达生产规模的100%。

3)计算期:27年(其中建设期2年,生产期25年)。

4)固定资产原值:工程费用+其他费用-培训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

5)固定资产折旧:折旧年限23年,残值率3%。

6)大修及检修维护费:按基本折旧费的50%计算。

7)递延资产及摊销:按培训费的20%计算(折算为摊销年5 年)。

8)固定成本中的企业管理费及其它费用:(电费+药剂费+污泥运送费+固定资产折旧+大修及检修维护费+工资福利费)×10%。

9)营业税税率及附加税:根据国税函[2004]1366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的营业税征税范围,单位和个人提供的污水处理劳务不属于营业税应税劳务,其处理污水取得的污水处理费,不征收营业税。

10)所得税率:25%。

10.3.2费用分析

根据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总投资为2582.79万元(包含建设期利息),作为环保工程项目,其本身的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100%。项目评价期内年平均污水处理成本404.25万元,单位污水处理总成本为1.11元/m3;年经营成本为总成本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递延资产及摊销和利息支出以后的全部费用为266.46万元,单位污水处理经营成本为0.73元/m3。对于式10.1-1中的“社会代价”及“环境损害”两项,由于本污水处理工程产生的是正的环境效益,而且项目是在原有工程基础上建设的,所以产生的社会代价是非常微小的;产生的环境损害主要是运行中排放污泥需占用一定量垃圾填埋场的空间,可以通过污泥的处理费用来考虑,这一项费用已经纳入项目的经营成本中。

10.3.3收益分析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工程的实际排污收费单价定为1.50元/m3,根据各年的生产负荷,预测得到对应年的污水处理收费,作为项目的直接经济收益。对于式10.1-2中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两项,目前还未有成熟的货币化方法,所以本评价在此暂不计算,但根据经验,这部分潜在的价值是巨大的。

10.3.4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就是测算项目投产后生产中的盈亏平衡点,即年度销售总收入扣除销售税金等于销售总成本,利润等于“0”的那一点。

1)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用生产能力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表明了不发生亏损的生产能力的最低限度,它与设计生产能力之间的差距越大,即风险就越小。

年固定总成本

BEP=                                                ×100%=65.76%

年销售收入-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年可变总成本

计算表明,本工程只要达到设计能力的45.59%,即日产量0.45万m3/d,企业就可以做到保本。

2)以销售价格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单位成本

BEP=                                                ×100%=74.72%

销售价格-(年销售税金/年销售水量)

计算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工程销售价格可降低至建议单价的74.72%,也就是水价可降为1.12元/m3,企业就能保本自给,不会发生亏损。

10.3.5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根据《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4月),本项目财务指标及行业基准值对比情况见下表。

表10.3-1  财务指标及行业基准值

项   目

单位

计 算 值

排水行业

基准值

所得税前

所得税后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0.29

8.77

4

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10.56

11.52

18

财务内部收益率反应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归还投资以后,所获得的最大投资利润率。本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排水行业基准值,说明项目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行业基准值,说明项目投资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回收,据以判定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2)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是考察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投资利润率高,则表明该项目投资效果好,企业有较强的清偿债务能力。

投资利润率=

年利润总额

×100% =6.59%

总投资

3)资本金利润率:

资本金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资本金的比率。它反映投资项目的资本金的盈利能力。

资本金利润率=

年利润总额

×100% = 22.98%

资本金

10.3.5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项目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如果给予该项目减免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收费标准可进一步降低,以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另外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主要内容,除了取得较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外,同时对整个社会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保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水平,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对刺激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其间接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工程的直接经济效益,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本项目投入运行后,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阳西县其他部分未纳入已建的污水厂处理的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水将得到收集处理,可以直接削减区域内COD的排放量为748.25.0t/a,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是十分明显的,对恢复已受污染阳江港的水质,修复阳江港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充分注重污水处理过程中臭气的治理,采用技术先进、成熟的生物滤池除臭技术,生物滤池投入使用后,将大大降低恶臭影响,对洁净周围居民区的空气环境具有很大的帮助,空气环境的清洁有利于居民身心的改善,间接对公众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本项目属于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建成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水环境,对美化园区及城市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项目的建设将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外资,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所以,考虑到项目获得的阳江港水质及相应的其它间接收益(外部收益),项目实际上获得的综合收益是远远大于项目的内部收益的。亦即项目取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是远远大于所付出的费用的。因此,从环境经济的角度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是很强的。


第十一章 公众参与

11.1 公众参与的定义

所谓“公众参与”,是指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权利、义务范围内所从事的有目的的社会行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项目方通过环评工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项目能被公众充分认可,并提高项目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11.2 公众参与的法律基础

我国宪法以及环境保护专项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环境保护部门规章都对实施公众参与作了明确的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规定,评价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11.3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科学决策的一种有效途径。公众参与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民意、民心以及对该项目的要求和意见,使该项目建设被公众充分认可;同时将公众参与的各方面意见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以利于该项目产生的与公众有关的重大问题得以研究和协商解决,尽量取得一致意见。

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也使公众自身有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的要求,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满足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的要求,所以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实行公众参与不仅仅是环境影响评价自身的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的充分体现。

公示内容如下: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信息第一次公告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由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污水处理厂拟建在阳西县325国道旁,位于阳西二中西南侧,南至育才路(三十米街),西至教育北路(二十二米街),污水厂总体规模预计为3万m3/d,一期规模为1万m3/d,污水处理厂尾水就近排入市政排污渠,最终排入阳江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要将项目情况及建设单位、环评承担单位联系方式与环评工作程序、向公众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和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进行公示。现将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1)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

概要: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结合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实际情况,采用CASS工艺方案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污水处理厂尾水采用约25公里长的污水专用管管道由本项目厂区内污水排放口引至丰头岛东端经海底管道排入阳江港水域。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工程设计总规模3万m3/d,总占地约1.4325公顷,分两期建设,一期(2012年):1万m3/d,二期(2020年):2万m3/d。

项目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设计规模1万m3/d,工程投资为2582.79万元,预计2011 年下半年动工兴建, 2012 年上半年竣工投产。

本次环评的内容主要是评价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并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同时对项目的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2)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阳西县中山火炬工业园管委会办公大楼二层

联系人:张俊峰

电话:0662-8850889

(3)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广州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路84号

联系人:徐小姐

电话:020-83398920

电子邮箱:app@hfhbco.cn

(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工作程序:

Ø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评机构

Ø建设单位进行第一次公众公告(6项信息)

Ø环评机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Ø环评机构进行第二次公众公告(8项内容)

Ø公众意见调查

Ø建设单位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他相关材料

Ø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主要工作内容:

Ø工程现场踏勘及环境敏感点调查

Ø进行环境现状监测

Ø对工程施工期、营运期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

Ø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

(5)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的状况是否满意;(2)对本建设项目了解的情况和渠道;(3)对本项目在本地建设可能造成的污染的意见;(4)对本项目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解;(5)对广东省环保部门审批本项目的建议和要求。

(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本项目共进行两次环评公告,本次为第一次公告。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将进行第二次环评公告,届时将提供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内容,请留意。

公众可在第二次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邮寄信函(以邮戳日期为准)与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发表意见。发表意见的公众请注明发表日期、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根据需要反馈。

环评机构还会采取问卷调查(对象随机抽选)等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届时公众可提出意见。

本次公示时间从2011年04月18日起至2011年04月29日。

           发布单位: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1年04月18日

 


二、公示情况

  

  

阳西二中公示

  

围岭村公示

  

惠民医院公示

  

大氹村公示

图11.4-1公众参与信息公告张贴

图11.4-2  《阳江日报》公众参与公告

图11.4-3第一次网上公示截图

11.4.1.2第二次信息公示

第二次信息公开在开展公众咨询前进行,保证公众有充足的时间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理解和思考,以及索取必要的补充信息。公开方式为:制作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电子文档)链接的专题网页在网址为http://www.eiafans.com上提供参阅。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概述;

(2)本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

(3)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4)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5)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6)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7)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8)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意见第二次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的有关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环评必须以简本的方式向公众公告。因此在此公告《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意见》。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项目名称: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结合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实际情况,采用CASS工艺方案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污水处理厂尾水采用约25公里长的污水专用管管道由本项目厂区内污水排放口引至丰头岛东端经海底管道排入阳江港水域。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工程设计总规模3万m3/d,总占地约1.4325公顷,分两期建设,一期(2012年):1万m3/d,二期(2020年):2万m3/d。

本项目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设计规模1万m3/d,工程投资为2582.79万元,预计2011 年下半年动工兴建, 2012 年上半年竣工投产。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①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特征污染物COD、BOD、氨氮、悬浮物、动植物油等。

②废气:餐饮厨房油烟、污水运行产生的恶臭气体。

③固废:工作人员日常生活垃圾、餐饮垃圾及废油脂、污泥。

④噪声:厂区泵房、污泥浓缩脱水设备及一些鼓风设备等产生的噪声。

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①废水:项目工作人员公生活污水经预处理达《广东省地方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汇入厂区进水泵站的集水池,然后连同城市污水一并处理,排入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其中CODcr达《广东省地方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较严的标准,最终排入阳江港。

②废气:餐饮业厨房油烟经烟罩收集,通过静电油烟处理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恶臭气体收集后经生物滤池处理后达标排放。

③固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送环卫部门进行安全处理;餐饮垃圾及废油脂属于《广东省严控固废名录》HY05类严控固废,交由有资质单位外运统一处理;污泥外运到阳东污泥处置厂处理。

④噪声:对各噪声源采取相应的减振、隔声、吸声、消声等处理,合理布局、绿化减噪等综合污染防治措施。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本项目既是一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又是一项保护水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环保工程。建设单位在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的同时,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保措施,并要经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使用。基于上述前提情况下,本项目的选址和建设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相关资料查阅的方式

本次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可登陆网站http://www.eiafans.com/获取,公众认为必要时可向以下联系方式了解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详细内容:

建设单位: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俊峰,电话0662-8850889,电子邮箱:59320070@qq.com

环评承担单位:广州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路84号

联系人:徐小姐,电话:020-83398920,Email:app@hfhbco.cn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在本项目可能引起影响的范围内进行。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包括公众对该项目在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以上联系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告期限:2011年05月03日至05月16日, 10个工作日内向以上联系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广州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〇五月〇三日

图11.4-4 第二次网上公示截图

11.4.2问卷调查

在让公众充分了解本项目的情况下,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于2011年05月16-19日向相关单位、个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受影响程度的居民和当地政府、各村委会等政府部门。调查的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的认知程度、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公众调查表形式附后。通过调查,让公众了解本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保措施等情况,征求公众对该项目建设的态度、意见、要求和建议,针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分析其是否合理和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认真考虑公众意见后,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11.4-2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公众参与意见征询调查表(单位)

一、调查事由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此需要了解和听取各届人士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吸纳到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和完善规划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建设项目,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建设单位: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采用CASS工艺方案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污水处理厂尾水采用污水专用管管道引至丰头岛东端经海底管道排入阳江港水域。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阳西县县城部分污水,工程设计总规模3万m3/d,总占地约1.4325公顷,分两期建设,一期(2012年):1万m3/d,二期(2020年):2万m3/d。

本项目为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设计规模1万m3/d,工程投资为2582.79万元。

三、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主要的环境问题为:(1)污水;(2)水泵、风机等设备噪声(3)污泥和生活垃圾(4)施工期扬尘及营运期恶臭气体等。

四、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生产过程主要污染源及采取的措施如下:

(1)废水:营运期通过合理的运行管理,将污水厂尾水处理达标排放。

(2)废气:施工期主要是挖填土石方、汽车运输及装卸建筑材料产生的扬尘,将采用施工场地洒水措施;营运期产生的恶臭气体主要成分有H2S和NH3,将采取恶臭治理,将产生的恶臭废气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内。

(3)噪声:运营期主要为泵机和风机设备产生的噪声,将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以及采取隔声降噪措施,设置绿化带以及距离衰减等措施,项目厂界处的噪声将可达到有关噪声排放的标准限值。

(4)固废:施工期及运营期产生的污泥及生活垃圾将运输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理。

五、初步结论

项目在建设中和建成运行以后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废气、废水、噪声及固体废物的污染,在严格采取拟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本评价提出补充措施、完善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措施、实施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以后,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允许范围以内,并将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和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可行,可以在拟定地点、按拟定规模及计划实施。

六、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俊峰   电话:0662-8850889

评价单位名称:广州环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徐小姐  电话:020-83398920

为准确了解您对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态度和看法,请作出您的选择,并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4.4建设项目可行性结论

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改善水质环境及规范城市面貌的市政工程,它的建成运行将大大减少阳西县县城污水对阳江港的污染,并可削减进入水体的纳污量,对纳污水体环境污染防治起到重要作用。该项目是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必要的配套设施,同时也是阳西县总体规划中污水处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阳西县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的社会效益是明显的,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从大环境看来,其环境效益是很好的,局部的环境虽然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降低至可以接受的程度。

项目在建设中和建成运行以后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废气、废水、噪声及固体废物的污染,在严格采取拟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本评价提出补充措施、完善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措施、实施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以后,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允许范围以内,并将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建设单位应认真贯彻“三同时”制度,如做到上述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企业主要经营产品:污水处理、管网系统投资、建设及运营;工业自动化设计、安装、调试;污染源连线监控系统运营;污水处理技术咨询及培训。
法 人:王春生
联系人:姜海涛(厂长)
电 话:0662-6138920
邮 箱:yxzjsw@163.com
website qrcode
微信扫一扫

粤公网安备 44172102000130号